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李胡争立

李胡争立

又作“鲁呼争立”。契丹建国初期的王位之争。李胡(清译“鲁呼”),即耶律李胡,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三子,辽太宗※耶律德光弟。自幼得其母淳钦皇后宠爱。太祖时,封“自在太子”,太宗时,授天下兵马大元帅,封“寿昌皇太弟”(一说“皇太弟”称号是从晋惠帝在成都王颖以后留下的故事,有“兄终弟及”、“储贰”之意;太祖卒时,太宗即以“天下兵马大元帅”继皇位。)大同元年(947)四月,太宗伐后晋还,卒于栾城(今河北栾城县),随军臣将拥立太祖嫡长子、人皇王耶律倍子耶律阮即位于柩前,是为世宗。李胡自以“皇太弟”之尊,又兼天下兵马在元帅,理所当立,然未承位,怀怨;淳钦后亦欲立李胡为帝,闻阮自立,大怒,以阮父倍走投后唐,逆人之子不当立为由,遣李胡将兵抗击,与投世宗之耶律安端、耶律刘哥等兵战于泰德泉,首战即败。李胡生性残暴,史载其“小怒辄黥人面,或投水火中。”(《辽史》卷72)战场失败,穷凶极恶,尽执世宗臣僚家属,怒曰:“我战不克,先殪此曹”通斩以泄愤。当年闰七月,再举兵,直攻世宗大营,与世宗军在横渡隔潢河(今西辽河上游西喇木伦河)对阵,大战将发,人心惶惶。僵持数日,先代重臣耶律屋质从中游说,着力调解。以李胡“暴戾残忍”,人心背向,兵无斗志,多投世宗。淳钦太后迫于形势,罢兵议和,世宗遂得确立。

猜你喜欢

  • 王裕芬

    清代满族女诗人。字芷亭,号呼奴山人。本宗室,出家,易姓名为清虚观道士。著有《漱芳诗存》。

  • 马脚秆

    壮族民间风味食品。流行于云南文山、广南、马关、西畴等地。在重大节日时食用。制法:用糯米稻草灰加入适量水份,将糯米浸泡其中,使其成黑色糯米,再加入腊肉丝、八角粉、草果粉、香菜、油、盐、姜、葱等,搅匀,然

  • 沈馆录

    书名。朝鲜人撰。7卷。记事起清崇德二年(1637)二月,迄顺治元年(1644)八月。载朝鲜世子李��被质于沈阳时所发生的各种事情。本书是《沈阳日记》、《沈阳状启》的简本,亦

  • 唐颍国公史继先墓志

    见“史继先墓志”(567页)。

  • 合兰真之战

    蒙古乞颜部首领铁木真(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的战役之一。又作“合兰真沙陀之战”。※阔亦田之战后,札木合以及阿勒坛、忽察儿等蒙古贵族投靠克烈部王罕。铁木真怨其盟友王罕收留劲敌札木合,拒绝联姻;王罕忌铁木

  • 瓦剌

    明代对漠西卫拉特蒙古诸部的总称。由蒙元时期斡亦剌后裔及吸收其他部落发展而成。初游牧于札布汗河、科布多河流域及额尔齐斯河、叶尼塞河一带。北邻乞儿吉思,西南连别失八里、哈密,东接鞑靼。主要经营畜牧业,兼营

  • 西津泰

    ?—1797清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和色里氏。以前锋侍卫从征台湾,镇压林爽文起义,累战皆捷,赐号“法尔沙台巴图鲁”,图形紫光阁,擢护军参领。又随从镇压苗民起义,连克苗寨,擢头等侍卫,加副都统衔。后随额

  • 主巴

    ①藏传佛教“主巴噶举”的简称。亦作竹巴、竺巴。 ②西藏墨脱县操门巴语仓洛话居民的自称。相传其先民原住※“主隅”,故名。由此东迁至白马岗定居,迄今历十代。 ③墨脱县门巴族的一种佛会名称。

  • 康瑞独宾

    门巴族宗桃风俗。一作“康瑞腔录”。门巴语音译,“康端”意为“同一祖宗的骨头”;“独宾”意为“怀”,“腔录”意为“黑”。门巴族对低贱骨头人的泛称。当地民间总称其“庶汞”即鬼人繁衍起来的后代,分指屯、沙些

  • 萧怀忠

    ?—1161金将领。亦作石抹怀忠。本名好胡。奚族。萧氏,后改石抹氏。海陵王时,为西北路招讨使。贞元元年(1153),尚书右丞相萧裕谋叛金立辽后裔,遣使约之,他执使,以谋上告,次年,裕等皆被诛。贞元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