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松锦之战

松锦之战

清与明朝的重要战役之一。天聪五年(崇祯四年,1631),清军攻战大凌河之后,明与清在辽西的战局较长时间处于相持状态。清军徘徊于锦州、右屯卫之间,而在其他方向却颇有进展,臣服朝鲜,进兵蒙古,铲除后顾之忧,“四方咸归,后患已绝”。为了取明而代之,清军必须从根本上打破锦州一宁远一山海关防线。而欲取宁远必先取锦州,欲取锦州必先夺环绕锦州的松山、塔山和杏山三城。崇德五年(明崇祯十三年,1640),皇太极选锦州门户之地义州驻兵、屯田,积贮粮饷,围而不攻,断明兵援、粮饷,使明军深受威胁。次年,明廷令洪承畴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督蓟辽军务,以破皇太极围困锦州之策。五月至十月,双方展开围困与反围困的激烈争夺。清军总结锦州围困不严之失,于四城各立八营,挖深壕,筑垛口,设哨兵,出兵4万余人,严困锦州,逼松山,“势虽困锦,实乃伺松”。以锦州外城蒙古6千余人降清,明总兵祖大寿孤守锦州。四月,洪承畴统吴三桂等八大总兵13万众,进入松山、杏山间,并以6万之众,夺取乳峰山西石门与2万守东石门的清军对峙,获取小胜,军声已振。后皇太极亲督战前,指挥10万余众,断明粮道,掘壕筑垣,围困明军。明军粮饷不济,夜间突围,为清伏兵追杀,在四五天中,10余万众溃不成军。吴三桂等仅以身免,逃归杏山城,洪承畴退守松山,坚守孤城。七年二月二十八日,部下副将夏承德献城降清,洪承畴等被俘。三月八日,锦州守将祖大寿,亦以7千之众献城归降。

猜你喜欢

  • 南诏悼惠王

    见“凤伽异”(326页)。

  • 把力黑

    见“缚喝”(2416页)。

  • 察拉克

    维吾尔语音译,又译察喇克、札拉克、辄勒克。原义为“四分之一”、拃、秤子。此指重量单位。各地标量不同,有10斤、20斤、16斤为1察拉克者。但称量药材、生丝、香料的察拉克是称量粮食之察拉克的四分之一。

  • 桑哩达

    ?—1748清朝蒙古王公。巴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九世孙,多罗郡王鄂齐尔第三子。初授二等台吉。康熙四十四年(1705),入朝,受命协理旗务。五十四年(1715),请从军防御准噶尔部策妄

  • 野咥

    见“乙失钵”(4页)。

  • 郓王

    金封爵,次国一字王号。天眷二年(1139),完颜按答海自谭王进封;天德(1149—1153)初,易州易县(今属河北)人平章政事张通古以参机务有功受封;大定二十九年(1189)章宗兄完颜琮受封。宛平人知

  • 岭南录异

    即“岭表录异”(1395页)。

  • 富僧阿

    ?—1775清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舒穆禄氏。雍正二年(1724),由拜唐阿累迁至头等侍卫。乾隆初,历官成都、三姓、宁古塔副都统。二十八年(1763),擢黑龙江将军。任内加强边疆守卫,先后派副都统湖尔

  • 朋措南杰

    1566—?明末清初青海瞿昙寺高僧,第一代堪布。藏族。出生于云畦家族。13岁,于青海湖畔从三世达赖索南嘉措出家。18岁赴西藏,由赤强巴嘉措堪布受沙弥戒。在阿里扎仓,拜端拉巴堪布为师,3年中勤学《集类学

  • 旭烈兀

    1217—1265伊儿汗国创建者。又译旭烈、吁里兀。蒙古孛儿只斤氏。※拖雷子,元宪宗※蒙哥、世祖※忽必烈弟。元太宗七年(1235),随宗王拔都西征不里阿耳、钦察、斡罗思诸国。十三年,攻入马札儿(今匈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