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桂北瑶民起义

桂北瑶民起义

现代史上规模最大的瑶民起义。桂北广大瑶民因不堪忍受国民党官僚及土豪的残酷压迫剥削,以凤福山,梁云台等人为首,于1933年春节前后,在全县桐木江、秀岩等地通过宗教迷信的“打醮”活动为名,号召群众毁掉农具打制武器。1933年2月20日在全县南部的大源祭旗起义,灌阳、兴安、龙胜、灵川、义宁等县瑶民相继响应,并得到湖南江华、道州、永明等县瑶民的声援,队伍扩展到2万余人,除瑶族外还有苗、壮、侗、汉等民族,声势十分浩大。国民党广西当局惊恐万状,李宗仁、白崇禧急令第七军军长廖磊率部并纠集地方民团进行围剿。起义军以长矛、大刀、土枪、土炮,凭借高山险隘与现代化装备的国民党军队展开顽强战斗。是年三月末,起义终于失败。

猜你喜欢

  • 李虎

    賨人首领、曹魏将领。先世巴西宕渠(今四川渠县东北)賨民。成汉奠基者※李特之祖父。其族“剽勇”,俗好“鬼巫”。东汉末,张鲁居汉中,以鬼道教百姓,賨人敬信。时值群雄争立,天下乱,遂避居汉中杨车坂,号“杨车

  • 普英米

    普米语音译。云南兰坪、丽江、永胜地区普米族的自称,意为“白人”。参见“普米族”(2291页)。

  • 裴满达

    ?—1151金大臣,本名忽挞、亦作胡挞、忽达、胡塔。婆卢木部人(部名取自水名,婆卢木水,即今黑龙江木兰、巴彦县交界处之白杨木河)。女真族。裴满氏。熙宗悼平皇后父。天辅六年(1122),从蒲家奴追叛寇于

  • 其差

    见“外差”(575页)。

  • 仲巴呼图克图

    清代西藏扎什伦布寺总管。藏族。其母为拉达克王之女。六世班禅※罗桑贝丹意希之兄。为管理班禅商上事务的商卓特巴。乾隆四十五年(1780),陪班禅入京祝贺乾隆帝七十寿辰,赐“额尔德木图诺门罕”名号。班禅于北

  • 达赖岱青

    参见“策旺拉布坦”(2237页)。

  • 道布

    清代门巴族首领。原西藏地东宗(相当内地县,今墨脱)第十一任(1911——1913)宗本(相当内地县官)。时逢清军进剿波密,遂支持清军,设计诱杀因兵败逃往地东宗的噶朗王及其随员。后被噶朗王复仇势力所杀。

  • 秦难见闻记

    书名。清同治年间(1862—1874)东阿居士撰。日记体裁。此书系据作者在西安的亲身见闻,对同治元年(1862)二月二十八日至二年(1863)十二月二十八日陕西回民起义、太平军进军陕西以及回民起义军沉

  • 卧佛寺

    本名宏仁寺,俗名大佛寺。佛寺名。在今甘肃张掖县城西南隅。西夏永安元年(1098)国师嵬名思能掘地得涅槃佛而倡建。一说为贞观三年(1103)崇宗为母梁太后祈求冥福而建。明永乐元年(1403)赐额“宝觉寺

  • 中国回教史研究

    书名。回族学者金吉堂著,分上下两卷。民国二十四年(1935)成书。是关于中国伊斯兰教史及回族史之较早的著作。卷上为中国回教史学,内分:“中国回教史上应解决之问题”、“中国回教史上应认识之各问题”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