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桂布

桂布

古代壮族纺织品。亦称桂管布。因产于桂州或桂管(治所在今桂林,辖地约当今广西桂林、柳州及其以北地区)而得名。以苧麻或棉纱为原料,纺织为厚重结实的布料。被列为唐朝的贡品。唐开成年间(836—840),贵族夏侯孜常著桂布朝谒,唐文宗(名李昂,827—840年在位)效之著“桂管布”。著名诗人白居易曾用桂布做棉衣,感到温暖异常,作诗赞云:“桂布白如雪,吴绵软如云,布重绵且厚,如裘有如温。”(《白氏长庆集·新制布裘》)近现代桂林、柳州一带壮族民间自制的土布,也以经久耐用、厚重结实著称,或亦“桂布”的传统产品。

猜你喜欢

  • 天祚文妃

    见“萧瑟瑟”(1999页)。

  • 类林西夏文译本

    西夏译汉文类书。汉文原著唐于立政编,共10卷50目。汉文本早佚,后在敦煌石室遗书中发现部分残片。西夏文本译者佚名,亦为10卷50篇。为西夏仁宗乾祐十二年(1181)刻字司刻本。蝴蝶装,页面25×12.

  • 保泰军司

    西夏监军司名。全称西寿保泰监军司。夏景宗李元昊建国时建,为西夏初期12监军司之一。初期驻地不详,后迁西市城(又作西寿、西使等,今甘肃兰州南),称西寿监军司。毅宗奲都六年(1062)改称保泰军。惠宗大安

  • 杨中远

    渤海王国官员。大玄锡(871—893年在位)为王前期,官政堂省孔目。玄锡为答谢杨成规聘日时日方许就市交易,并谢日方将海上遇风漂着其地的渤海朝唐使门孙宰等资送回国,于唐乾符三年(日本贞观十八年,876)

  • 哈元生

    ?—1738清朝将领。直隶河间(今河北献县一带)人。回族。康熙间入伍,任把总。累迁建昌路都司。雍正二年(1724),补抚标右营守备,奉命镇压贵州布依族、苗族起义。三年,攻占乌蒙,任寻沾营参将。八年(1

  • 科罗

    见“乙息记可汗”(5页)。

  • 角马

    清代拉祜族头人在西盟地区划分的行政单位。同治十二年(1873),拉祜族政治和宗教首领一三佛祖以武力和宗教等手段控制西盟地区后,将该地区划为力索、马散、岳宋、西盟4个“角马”,委任拉祜族和汉族分别管理。

  • 乌拉泊古墓群

    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南郊约10公里处,南倚天山。共有古墓46座,分石棺墓葬和竖穴土葬两种。有单人葬和夫妇合葬。尸体以仰身直肢为主。出土文物以陶器为主,主要有单耳罐、壶钵、碗等。还有金、铜、铁器。并出土铜

  • 绰尔门

    清朝武官。蒙古镶黄旗人。喀尔诺特氏。世居察哈尔地方。原系察哈尔汗之宰桑。天聪八年(1634),察哈尔林丹汗败亡后,率众430人来归,授一等梅勒章京世职。崇德六年(1641),随清军围明锦州,败明经略洪

  • 羌谷中

    秦汉时称西羌居地之名。参见“羌中”(11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