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桂管布

桂管布

见“桂布”(1801页)。

猜你喜欢

  • 撒尼

    见“撒尼泼”(2492页)。

  • 赵朵只木

    一作赵尕尔。土族第一代赵土司。甘肃岷州(治今甘肃岷县)人。族别待定。元招藏万户。明洪武三年(1370),归附明朝,以功授百户。曾辖有“土舍”、“土民”300余户、男女1000余人。居地在今乐都县胜番沟

  • 杨树林女真国书摩崖

    见“女真字海龙摩崖”(148页)。

  • 伯勒克

    见“别儿哥”(1069页)。

  • 白朗

    地名。亦称平南、配拿木、巴囊、巴朗、白拉、白浪木、巴纳木宗等。相传13世纪西藏著名喇嘛译师巴扎·尼玛扎巴、纳朗·多吉敦炯两人曾同在此地念经,后取二人姓名之首,合称“白郎”。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年楚河中

  • 海瑞墓

    在海南省海口市郊滨涯村。明代著名政治家※海瑞(1514—1587,回族)墓。万历十五年十月十四日(1587年11月13日)病逝于南京任上,其灵柩运回家乡后,葬于此。墓冢石砌,墓前有神道碑、石供器、石人

  • 喀尔喀车臣汗部左翼右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跨克鲁伦河。东至特格里木图山接本部右翼左旗界,西至哈噶勒噶山接本部右翼左旗界,南至图伦乌兰齐老接本部中末右旗界,北至玛勒胡尔山接本部中末后旗界。有佐领1。会盟于克鲁伦巴尔和屯盟。

  • 比欢

    毛南族民歌的两种形式。一般单独称为“比”或“欢”。因其后分别带有“罗嗨”、“罗喂”的衬词,故统称为“比欢”或“罗嗨罗喂”。“比”可以分为“比条”、“比单”、“比早”和“比三纽”四种,有七言、六言、五言

  • 北魏高祖

    ①见“拓跋什翼犍”(1362页)。②见“元宏”(226页)。

  • 兀鲁

    明代东蒙古部名。明汉籍又译作“五路”。清文献译作“兀鲁特”、“吴鲁忒”、“鄂罗郭特”等。源于蒙元时期的※“兀鲁兀惕”(又作“兀鲁吾”、“吾鲁兀”等),为元代“五投下”之一。游牧于大兴安岭以东,明初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