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洧
唐朝官员。临漳(今河北临漳西南)人。鲜卑源氏。其先世为河西秃发氏,太武帝时归北魏,赐姓源氏。唐宰相※源乾曜族曾孙,郑州剌史※源光裕子。天宝(742—756)中,为给事中,历郑州、襄州刺史、本道采访使。十四年(755),安禄山反,进兵东都洛阳。洧时任江陵郡大都督府长史、本道采访防御使、摄御史中丞,协山南节度使永王李璘以御安军。卒于镇。赠礼部尚书,谥懿。
唐朝官员。临漳(今河北临漳西南)人。鲜卑源氏。其先世为河西秃发氏,太武帝时归北魏,赐姓源氏。唐宰相※源乾曜族曾孙,郑州剌史※源光裕子。天宝(742—756)中,为给事中,历郑州、襄州刺史、本道采访使。十四年(755),安禄山反,进兵东都洛阳。洧时任江陵郡大都督府长史、本道采访防御使、摄御史中丞,协山南节度使永王李璘以御安军。卒于镇。赠礼部尚书,谥懿。
?—1337元朝宗室。蒙古族。孛儿只斤氏。世祖子西平王奥鲁赤曾孙,搠思班子。袭镇西武靖王爵,以吐蕃各地为领地,以朵哥麻思、算木多城为镇西府(在今青海省互助县松多乡)。顺帝后至元三年(1337),吐蕃发
唐末河西地区地方政权。 “西汉”,意为西部汉人;“金山”,又名金鞍山,在敦煌西南,即今甘、青、新三省交界处之阿尔金山。唐哀帝天祐二年(905,一说三年),归义军节度使张承奉(即张奉)所建。奉自称“白衣
见“扫稳脱朵”(754页)。
吉林满族以旗内公产资助旗内学生求学的制度。因有是称。辛亥革命(1911)后,满族子弟入学人数比前减少,吉林满族立此制度,资助旗籍子弟出国留学或到北京等地读书。
见“使高昌记”(1457页)。
书编名。见“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1671页)。
契丹语,意“山”。一记为“胡都”。辽圣宗开泰九年(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奉使契丹宋吏宋绶《上契丹风俗》记曰:“蕃语山为纳都”(《续资治通鉴长编》卷97)。一说,可以蒙古语nada(山、岭、崖壁)
五代后唐时南诏大天兴国悼康皇帝赵善政年号。928—929年,凡2年。
地名。清代以其名名地者有四:一指贵州古州、丹江、安顺、镇宁等地;一指四川大、小金川一带;一指云南昭通、永善地方;一指天山南北地区。系雍正、乾隆年间为区分新、旧辖区而采用的名称,寓“新辟疆土”之意,而非
西夏文译佛经。汉文译者佚名。西夏文译者题款载为大明皇帝和皇太后御译,是为惠宗及其母梁氏皇太后。木刻梵夹本。计107面,每面6行,行17字。后有发愿文12面,为元皇庆元年(1312)作。除记述佛教在东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