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焉耆

焉耆

西域古国名、地名。西汉时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属西域都护。有4000户,32100人。近海(今博斯腾湖),多鱼。事农业。俗尚葡萄酒,好音乐,事天神。东汉时增至15000户,52000人。约东汉末,并吞附近尉梨、危须和山王国,范围有所扩大,成为西域较大国家。三国时代位于丝绸之路中道上。晋武帝太康六年(285),其王遣子入侍于晋。稍后,并吞龟兹,“遂霸西胡,葱岭以东莫不率服”。前凉张骏遣将疆理西域时,焉耆王降附。后凉吕光兵进西域,又降吕光。晋代《释氏西域记》称此地为乌夷,法显《佛国记》作��夷。北魏太平真君年间(440—451),在此设焉耆镇。北周保定四年(564),向周朝献名马。隋大业(605—618)中,向隋朝贡方物。唐贞观十八年(644)安西都护郭孝恪灭焉耆国。上元(674-676)中,设焉耆都督府。《唐会要》载:焉耆在咸亨元年(670)前为安西都护府四镇之一。(《新唐书·西域传》则记开元七年以焉耆备四镇。)玄奘《大唐西域记》称焉耆为阿耆尼。《宋史》仍称焉耆。明代称叉力失,清称喀喇沙尔。即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

猜你喜欢

  • 图敦衮噶南杰

    1432—1496萨迦派密法传承贡噶支派之创始人。藏族。生于吐蕃创造文字大德图弥桑布扎家族,故称图敦(意为图族上师)。幼名扎阿杰布。从绛巴林巴受比丘戒。师事扎托巴索南桑波,学习萨嘉派子孙院所传密法。明

  • 贞观宝钱

    西夏钱币名。铸于夏崇宗贞观年间(1101—1113)。西夏文“宝钱”二字或译作元宝。铜质小平钱,有著录,未见传世品。

  • 卫安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三等级封号之一,授驼纽金印。大德九年(1305),宪宗蒙哥第三子玉龙答失子完泽受封。

  • 朵甘巡检司

    明代藏区朵甘地方官署名。司朵甘地方(在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境)捕盗及巡检等事。洪武七年(1374)十二月,由故元朵甘捕盗司改置。初任监藏令占等3人为巡检司巡检。

  • 松坪土百户

    明清两代四川羌族地区土司名。其先韩腾于明末授土百户。清顺治年间(1644—1661),颁给号纸,无印信。辖407户,年纳青稞8.8石,交叠溪营守备衙门,折充兵米。

  • 后城

    见“车师后城长国”(281页)。

  • 彡姐羌

    ※西羌的一支。“彡”读“暹”,与“先”音近,疑为※先零羌的分支部落。西汉永光二年(前42),与诸羌七种共起兵攻汉陇西郡(治狄道,今甘肃临洮),汉派冯奉世将兵进击,典属国任立为右军,屯白石(临临夏西南)

  • 新疆电报总局

    清末及民国时期新疆邮电机构。光绪十八年(1892),陕甘总督杨昌浚、新疆巡抚陶模会奏,请拨款安设关外电报线路,经总理衙门及户部核议,先后拨款24万两。十九年,电报总办、津海关道盛宣怀派员测量路线。二十

  • 伊尔哈齐伯克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地区官名。维吾尔语音译。职司修建城镇街市、开山修路等事。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为六品。光绪十三年(1887)废。

  • 耶喜图丹旺秀

    1786—1839清代青海塔尔寺活佛,即赛朵呼图克图五世。出生于青海湖附近吉隆。乾隆五十年(1785),赛朵四世圆寂后,被选定为转世灵童,迎入塔尔寺。嘉庆七年(1802),入塔尔寺显宗札仓学习。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