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白史

白史

①蒙古史书。全名《崇高至上转轮圣王十善福白史》,汉译名作《杂噶拉斡尔第汗所编之经卷源流》(杂噶拉斡尔第汗指忽必烈汗)。明代蒙古※切尽黄台吉据忽必烈时代之《白史》及畏兀儿人必兰纳识里卫征国师旧作,加以校勘并续补明代蒙古史事,撰成。成书年代不详。主要记述元代史迹,特别是记叙佛教教规;所续补的明代蒙古史事,亦多详于藏传佛教(喇嘛教)格鲁派(黄教)在蒙古的传播。为萨囊彻辰撰写《蒙古源流》所依据的基本史料之一。1981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有留金锁整理注释的蒙文本,名《十善福白史》。 ②藏文书名。全称《西藏执政王系白史》。成书于1946年。初为手抄本,1947年于拉萨刻版传世。作者多麦巴根赖群培(1903—1951年),是近代史上著名藏族学者。生于今青海热不贡秀明谢村。幼年被确认为亚麻扎西齐寺活佛。1917年赴地杂寺、拉卜楞寺学因明。1929年去拉萨哲蚌寺果艺扎仓鲁本康村从喜饶嘉措大师学经7年。1934年受印度班智热乎拉(又译罗睺罗)法师之聘,赴印度的瓦拉纳斯及斯里兰卡的梵文大学学习梵文。1938年返藏,赴后藏夏鲁寺,萨迦寺考查经典。同年又返回印度。1945年返藏前曾应侨居印度的俄国人列里赫之请,协助用英文翻译藏文《青史》(1946年出版)。作者精通梵文、印地文、英文及敦煌古藏文,并重视汉文史书,通晓藏族历史及宗教。曾抄录并研究印度收藏的原我国新疆、敦煌出土的古藏文文书,佛经及文物,并专门去热玛岗及吴香多(又译温江多)对噶琼寺碑及无字碑进行考查研究。在霍尔康支持下在罗布林卡开始撰写此书。由于他一贯坚持爱国立场,反对英国殖民主义侵藏,不满某些反动贵族的行为,被捕入狱,此书最后完稿于狱中。书中利用敦煌藏文史料及唐代汉文文献,结合藏区实况,详加勘比,写出松赞干布至赤松德赞的历史。因3年监狱的迫害,后部《白史》未能写成。

猜你喜欢

  • 夏不鲁罕丁

    1228—1370元代伊斯兰教经师。本名不鲁罕丁。查者例绵(今伊朗卡泽伦城)人。大商人。元皇庆年间(1312—1313),随贡使来泉州,住排铺衔,修回回教(即伊斯兰教),受邀主持清净礼拜寺,任“摄思廉

  • 杭奕禄

    ?—1748清朝大臣。满洲镶红旗人。姓完颜氏。初由闲散考授中书。雍正元年(1723),授额外员外郎。历官监察御中、光禄寺少卿、翻译乡试副考官。三年初,迁光禄寺卿。苏州、松江蠲免正额钱粮45万,疏请按田

  • 多尔济色布腾

    ?—1737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台吉。绰罗斯氏。※噶尔丹策零同曾祖兄弟,清札萨克辅国公丹济拉长子。康熙四十七年(1708),袭父爵。五十四年(1715),因准军侵掠哈密,奉命率兵驻杭爱山,抚降贡楚克臧布

  • 渠勒

    西域古国名。王治鞬都城(今新疆于田县克里雅河上游一带)。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300余,口2000余,兵300。居民从事游牧。汉宣帝神爵三年(前59)始属西域都护。东汉三国时为于阗

  • 渤海乐

    唐代渤海王国乐曲的总称。乐谱皆已失传。据日本古籍载,日本圣武天皇天平十二年(740,渤海文王大兴三年,一作四年),渤海使已珍蒙在日本演奏“本国乐”,引起日本朝廷重视,不久即派内雄专赴渤海学习,渤海乐遂

  • 炮挂

    见“抛石绳”(1057页)。

  • 奴儿干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二年(1404)二月,奴儿干女真首领把剌答哈与忽剌温兀者卫诸首领来朝,明廷在其所居之地置卫,以把剌答哈、阿剌孙等四人为指挥同知。卫治在今黑龙江下游与恒滚河(今阿姆贡河

  • 丹书克

    藏语音译。意为“贡折”。即附有礼品之庆祝表文。例于清朝皇帝喜庆典礼之日呈进,以表示祝贺。始于五世达赖喇嘛遣使向顺治帝呈送附有礼品之信件。后历世达赖喇嘛、班禅、各大呼图克图及西藏地方政府噶伦等官员,常以

  • 丁发祥

    约1615—1694明末清初武术家。字瑞羽。河北沧州人。回族。少时弃文习武,拜师学艺,攻练拳术、摔跤等技。清康熙十五年(1676),北游燕京(今北京),力败称霸京师之俄罗斯二大力士,京师大震,声闻宫禁

  • 唐七

    元末广西瑶民起义首领。广西贺州(治今广西贺县)人。瑶族。元统二年(1334),在贺州一带号召广大瑶民武装反抗元朝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剥削,“据其山险,连绵数百里”,使官军无从措办,并率义军先后攻占和袭击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