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石抹继祖

石抹继祖

元代文臣。字伯善。契丹族。御史大夫※石抹也先曾孙,昭毅大将军石抹良辅子。学以经术为本,兼通名法、纵横、天文、地理、术数、方技、释老之说,见称于官场。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以父告老袭职,为沿海上副万户。初分镇台州(今浙江临海),仁宗皇庆元年(1312),移镇婺州(今浙江金华)、处州(今浙江丽水)。治军严肃,在平宁都(今江西宁都)反叛中获战功。明达政事,讲究治策,多合时宜。

猜你喜欢

  • 交河道行军大总管

    官名。唐伐高昌之行军建置。高昌国王麹文泰附西突厥,阻绝西域与内地交通。贞观十三年(639)十二月,太宗遣吏部尚书侯君集为行军大总管,薛万均、铁勒将领契苾何力副之,合兵15万西征。十四年(640),灭高

  • 三罗喇嘛

    元末明初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名僧。又名三剌喇嘛、海喇嘛。全称海喇嘛桑杰扎西,清代文献译作“桑儿加查实”。藏族。西藏山南卓垅地区人。早年离家至青海湖海心山长期修行,遂有“海喇嘛”之称。后率族迁居碾伯南川。

  • 亡人斋

    苗族丧葬习俗。流行于贵州望谟县地区。苗语称“扎比里”。丧主办斋要在丧期13日之后举行或更晚一些时候,举行时姑、舅、婿及表亲等需送彩色纸扎物一套及米、酒、猪不等。如婿则送牛杀祭。丧主在堂屋摆木桌一张,上

  • 台湾城

    17世纪初荷兰侵略者在台湾构筑的一个侵略据点。天启四年(1624),荷兰殖民军被明朝军队逐出澎湖后,转移侵占台湾本岛西南沿海地区,为巩固在台湾的立足和扩大对台湾岛的侵略,在安平的一鲲身构堡筑城,荷兰侵

  • 女真姓氏

    金代女真族姓氏。《金史·宗室表》序说,女真人“以部为氏”,即以部落名称(部落名一般来源于居地名)为姓氏,有多少部落就有多少姓。据《金史·留可传》,辽末金初女真族共有47个部落,然后来有发展变化。女真人

  • 真腊风土记

    书名。元周达观撰。1卷。成宗元贞元年(1295)遣使招谕真腊(今柬埔寨),作者随行,至大德元年(1297)返归,首尾3年,谙悉其俗,因记所闻见成此书。凡40则,包括地理、风俗、语言、宗教、经济生活等。

  • 巴朗

    ①(?—1692)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喇布嘛塔尔子。康熙二十七年(1688),徙牧色楞格河。后携属众700余户附清,赐牧苏尼特界内乌纳齐。二十八年夏,

  • 高泰连

    即“高泰运”(1916页)。

  • 毕克齐

    ①即“笔写契”(1883页)。 ②地名。在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一说其名称源于明代从事文书、书记人员的称呼“笔写契”,因其住地得名。

  • 李继捧

    962—1004党项羌拓跋部首领。本姓拓跋氏。又名赵保忠。宋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光睿子,李继筠弟。初任职衙内都指挥使,兄死袭职,因不孚众望,致宗族叛离。银州刺史李克远与弟李克顺率兵袭击,设伏败之,以兵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