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硕岱

硕岱

1639—1712

清朝将领。满州正白旗人。喜塔喇氏。顺治六年(1649),以二等侍卫兼参领随睿亲王多尔衮讨大同叛镇姜瓖。十三年(1656),授护军参领。十五年,随征南将军卓卜特由广西征贵州,败李成蛟、李定国。十六年(1659),随军攻云南,追剿李定国。十八年,随靖东将军济什哈赴山东栖霞县镇压于七起义军。康熙六年(1667),擢前锋统领。十二年(1673),吴三桂叛,受命领前锋兵固守荆州冲要。十三年,吴三桂陷常德、澧州、宜昌。奉诏参赞承顺郡王勒尔锦军务。后因援永兴失利罢参领。十六年(1677),随征南将军穆占移兵助安亲王岳乐围长沙。继随穆占征茶陵,复攸县、郴州、永兴等。十八年,还京。二十九年(1690),授正白旗满洲副都统。三十年,随定北将军瓦岱征准噶尔部噶尔丹至克鲁伦河。三十四年(1695),同都统噶尔玛率兵驻大同。三十五年,随康熙帝征噶尔丹。署前锋统领,率大同所驻护军充费扬古西路军前锋,诱噶尔丹至昭莫多(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南),合军败之。师旋,擢内大臣,叙功晋三等轻车都尉。

猜你喜欢

  • 噶锡哇

    藏语音译。西藏贵族家族之一。又称“朵仁”。家族名称出自所居拉萨大昭寺唐蕃会盟碑前附近宅第名。在江孜以北地方拥有庄园。家族显要人物首推※康济鼐(?—1727)。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曾与颇罗鼐配合

  • 夷方

    见“人方”(32页)。

  • 勃律

    唐代西域国名。有大、小勃律之分,大勃律或称“布露”,东邻吐蕃,地处今拉达克西南,与克什米尔交界,西与小勃律接;小勃律即今克什米尔之吉尔吉特。藏语称“勃律”为“祝夏”,对音即勃律。曾为吐蕃属国。万岁通天

  • 阿碌

    即“阿禄”(1198页)。

  • 计倪

    亦作计然。春秋末越国著名谋士。字文子。原为晋国人,后南游于越,范蠡师事之。曾应越王勾践之召,谈君主治国盛衰之道。并向越王指出,欲报强吴之仇,兴师者必先“内蓄五谷,实其金银,满其府库,厉其兵甲”,否则,

  • 嘉宁

    十六国时期成汉(大成国)后主李势年号。346—347年,凡2年。

  • 内部

    即“桂娄部”(1802页)。

  • 元徽

    ?—530北魏宗室。字显顺。鲜卑元氏(拓跋氏)。太武帝※拓跋焘玄孙,城阳王※元鸾子。粗涉文史,颇有吏才。正始二年(505),父卒,袭封城阳王。授游击将军,出为河内太守,在郡有治绩,享时誉。孝明帝时,为

  • 包衣昂邦

    官名。满语音译。“包衣”意为“家内(或府内)的”,“昂邦”又作“按班”或“谙班”,意为“大臣”等。即清代内务府总管大臣。原属三品衙门,其设无定员,概由皇帝特旨简任。乾隆十四年(1749),改定为正二品

  • 耶律唐古

    辽代中期学者。字敌隐。契丹族。皇族孟父房之后,于越※耶律屋质庶子。史载其性廉谨,善属文。圣宗朝入仕,统和二十四年(1006),以父为太宗、世宗、穆宗三代重臣,以善政著称,乃述其安民治盗之法奏上。补小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