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古称“达怛”、“鞑怛”、“鞑靼”、“达达”。最初见于唐代突厥文《阙特勤碑》,9世纪中始有汉译名。原是突厥的一支,居于捕鱼儿海(今贝尔湖)等地。宋、辽时期从属于契丹。13世纪初被蒙古征
1912—1977解放前四川大凉山土司。彝族。彝姓森子,名石哈,号国忠。岭镇荣次子。1926年,具文呈册嗣越嶲邛部长官司、西昌河东长官司、西昌河西土千总、呷洛暖带密土游击等职。辖境及于西昌、昭觉、冕宁
藏族古部族名。原属吐蕃乌思藏,宋时始附宋,赐姓赵,世居临洮(今甘肃临洮)。元代,该族赵阿哥潘时为名门,即出自“掇族氏”。祖父巴命,富甲诸羌,父于元代官至叠州安抚使,本人亦因屡从军攻南宋有功,历同知临洮
藏语音译。藏族和部分蒙古族人民用于迎送、馈赠、敬神及日常交往礼仪用品,一种象征吉祥的纱巾和丝巾。广泛流行于西藏、青海、四川及内蒙古等地。相传元朝由内地传入西藏。1260年西藏萨迦法王八思巴受元世祖邀,
18世纪后俄国在俄中边境及中国新疆地区设置的贸易据点。又称“货圈”、或“买卖圈子”。内置有栈房、贸易机构、住房、官衙等,为各种投机商人、扩张主义分子麇集之区。其在伊犁、塔尔巴哈台(今塔城)、乌鲁木齐、
①(?—1309)元朝大臣。又译野先不花。蒙古克烈氏。※孛鲁欢长子。世祖时,袭文职为必阇赤(书史)长,继任皇子燕王真金王傅。至元二十三年(1286),出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成宗元贞元年(1295),出
1627—1696清初官员,诗人。字澹汝,号雁冰。福建晋江(今属泉州市)人。回族。顺治十二年(1655),以诸生身份,投大将军济度幕下。初授漳平教谕。改鲁山丞,迁直隶献县令,因地僻静事简,遂致力于诗歌
契丹语音译。“嵩高”之意。参见“可忒”(491页)。
唐朝大臣。东部鲜卑宇文氏后裔。天宝(742—756)末,先后隶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史思明。上元(760—762)中,归唐,累授左、右威卫大将军,封白水县伯,以功迁太常卿。后被鱼朝恩收为养子,改名智德。统
清军与绰罗斯汗噶勒藏多尔济间的一次战役。乾隆二十一年(1756)冬,噶勒藏多尔济、辉特台吉巴雅尔、噶勒杂特宰桑哈萨克锡喇等变乱,杀都统和起。清将军兆惠率兵500往征。自伊犁、济尔噶朗图转战至鄂垒扎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