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科阿战争

科阿战争

民国初年在沙皇俄国策动下发生在科布多和阿勒泰间的战争。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沙皇俄国利用清朝政府镇压革命之机,出兵外蒙,策动哲布尊丹巴等少数反动王公活佛组成临时政府,宣布脱离中国“独立”。并组织叛军袭取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时新疆地方政府为阻止沙俄扩大侵略,派援军前往堵截。军队进抵距科布多五站之大营盘时,因受驻科布多俄国领事阻止,无法继续前进,被迫退至察罕通古。由于袁世凯政府妥协退让,事态暂时受胶结。唯严保清、李华所率两营部队,无视袁世凯禁令,推进至科布多附近。1913年3月,复进兵至萨克赛河。乌鲁木齐俄国领事照会新疆地方政府,公开进行恫吓,并支持叛军分兵3路进犯阿勒泰,一路向布尔根河进发,另两路分别由包庆墩、五云集两处夹攻察罕通古。7月,双方在察罕通古发生鏖战。叛军兵败,损失300余人,战马500余匹。时杨增新因袁世凯有禁令,力主与俄国妥协,并提出不宜久战13条理由,密陈袁世凯政府。战争结束,沙俄并吞阿勒泰阴谋破产。

猜你喜欢

  • 菊儿罕

    见“古儿罕”(440页)。

  • 蒙承贵

    宋代抚水少数民族首领。水族。大中祥符九年(1016),以宜州(治今广西宜山县)官府克扣饥民口粮,举众反,攻宜州、融州(今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界。率众依篁竹间,时出战斗,并据要冲以拒宜、融等州都巡检安抚

  • 载初

    大燕皇帝安庆绪年号。757年正月至十月,凡1年。

  • 答海绀卜

    见“塔海绀卜”(2161页)。

  • 色棱哈坦巴图尔

    清初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台吉。号札萨克陀音。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哈尼诺颜洪果尔大夫人阿海哈屯第五子。骁勇,“五虎之一”。17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游牧于天山北路。明崇祯九年(1636)随兄※顾实汗征

  • 典客

    官名。战国时称主客,秦及汉初称典客,为九卿之一。主司外宾及少数民族事务。汉景帝时改称大行令。武帝以后称大鸿胪。其属官有行人、译官等。隋唐时设有典客署,属鸿胪寺。

  • 杓窊印

    又作鹰纽印。“杓窊”,契丹语,是契丹族对鹰类总的称呼。以此形状作印纽的印称为“杓窊印”,取其疾速之义。是发兵时皇帝诏赐给将帅,用以调发兵马所用的专印,与※金鱼符、※银牌的作用略同。

  • 克烈部

    清代哈萨克中玉兹(鄂尔图)分支部落名。又译柯勒依。先民为蒙元时期克烈部。南宋嘉泰三年(1203),克烈部首领王罕被成吉思汗战败后,被迫西迁,后遂融合于哈萨克,为左部哈萨克重要成员之一。乾隆二十二年(1

  • 归义州

    唐朝纳抚新罗和※奚族所置州名。据《新唐书》载,唐高宗总章(668—670)年间初置,以安顿新罗归附民户。侨治良乡县之古广阳城,隶幽州都督府。领县1:归义县。后废。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信安王李祎

  • 赤嵌城

    17世纪初荷兰侵略者在台湾构筑的侵略据点。天启四年(1624),荷兰殖民者被明朝军队逐出澎湖后,转移侵占台湾岛西南沿海地区,为立足台湾,先在安平的一鲲身构筑热兰遮堡。翌年,荷兰侵台新任长官宋克为在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