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纳穆扎尔

纳穆扎尔

?—1758

清朝大臣。蒙古正白旗人。图伯特氏。都统拉锡子。初授蓝翎侍卫。乾隆十年(1745),授正白旗副都统、镶蓝旗满洲副都统。乾隆十五年(1750)、任工部侍郎,历任内务府大臣、户部侍郎。西藏珠尔默特那木扎勒之乱平定后,与班第驻西藏。自喀喇乌苏至库车增8台站,设兵,并与阿里、那克桑、腾格里淖尔、阿哈雅克四路各隘口设卡伦,备御准噶尔部。十七年,任定边左副将军。十九年(1745),与喀尔喀亲王得亲扎布安置杜尔伯特降众,设卡伦防范。二十年,驻屯乌里雅苏台,防御辉特部阿睦尔撒纳。旋移户部侍郎。二十一年,以和托辉特台吉青衮咱卜叛,虑喀尔喀诸部为所动,传檄谕以利害,以功授参赞大臣。从将军成衮扎布率索伦兵追捕青衮咱卜,送京师,封一等伯,世袭,赐号勤襄。二十二年,授工部尚书、正红旗满洲都统,驻科布多,署定边左副将军。二十三年,授参赞大臣,出西路,征新疆小和卓霍集占。以军援定边将军兆惠,被围,力战阵亡。追封三等义烈公,谥武毅。

猜你喜欢

  • 北齐

    国名,北朝之一。为东魏丞相高欢子高洋所创建。其先系鲜卑化汉人,或谓高丽人、鲜卑人。东魏武定八年(550)五月,齐王洋废东魏孝静帝自立,国号齐,改元天保,建都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史称北齐。据有今洛阳以

  • 马安良

    1855—1917清末将领。原名七五,字翰如,经名阿不杜拉·麦知德。甘肃河州(今临夏市)人。回族。同治十一年(1877),随父马占鳌降清,左宗棠赐名“安良”,获七品军功顶戴。后被陕甘总督升允将其部改为

  • 博差

    藏语音译,意为“枪差”。解放前四川甘孜藏族地区封建领主对农奴的一种剥削方式。由土司在※“马差”户中指定较富裕的差巴(支差的人)担任,规定每户须购置步枪1支,子弹100发。所领种的份地多于任其它差者。遇

  • 移剌瑗

    ?—1234金朝大臣。本名粘合,亦作粘何,字迁玉。契丹族。移剌氏。世袭契丹猛安。宣宗兴定三年(1219),与元帅内族完颜承裔领兵攻宋,累迁邓州(今河南邓县)节度使,兼行枢密院事。哀宗天兴二年(1233

  • 陈喜

    明代蒙古族画家。字仲乐。明宫廷太监。博雅多识,专工人物鸟兽画。明人夏文彦《图绘宝鉴》赞其丹青“下笔无痕,为一代之妙”。

  • 启心郎

    职官名。类似顾问。清初随各部院而设,备充议事之需。秩四品。天聪五年(1631),仿明制,清太宗皇太极始设吏、礼、户、兵、刑、工6部,各设满、蒙、汉承政、参政,各以贝勒1人主管部务,其下各置此职以佐之。

  • 楚呼楚

    见“绥靖城”(1971页)。

  • 丛会

    ①解放前云南省金平、屏边等县瑶族村寨一种社会活动形式,即村民代表会议。通常每年举行一次(也有一些“红头瑶”村寨举行多次)。如屏边的“蓝靛瑶”于每年二月二日举行一次,持续3天,全寨每户派一名男子参加,男

  • 保只

    见“卜赤”(18页)。

  • 夜郎自大

    成语。典故出自汉代。西汉元狩元年(前122),汉武帝遣王然于等出使西南夷,求通身毒国(今印度)。至滇,滇王与汉使者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自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后用来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