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苴那时

苴那时

唐代嶲州东蛮两林部首领。又作苴乌星。辖地在勿邓部之南70里,丰琶部之北,占有今四川越西县普雄地区及美姑县北部,与勿邓、丰琶合称东蛮三部。下辖十低三姓、阿屯三姓、亏望三姓。地虽狭,势力最强,被三部推为长,号“都大鬼主”。羁属于吐蕃。贞元四年(788),受南诏云南王异牟寻差遣入朝,赐宴于麟德殿,被封作顺政王(一作顺政郡王),予印信、袍带。五年,因不堪吐蕃侵扰,遗书于唐,请兵攻吐蕃,与唐兵合击吐蕃于清溪关外、台登谷(今四川冕宁县南)、北谷(今四川冕宁县北部),大破之,斩首2千级,杀其大兵马使乞藏遮遮等。十三年(797),复联唐军共击昆明(今四川盐源县)、诺济(今四川冕宁县与木里藏族自治县之间)二城,大败吐蕃,尽复嶲州(治今四川西昌市)地。多建功,颇得唐依重。

猜你喜欢

  • 宝庄

    见“蒲昌县”(2319页)。

  • 授时历

    元代郭守敬等天文学家编制的历法。元初承用《金大明历》,以该历浸差,与天象不符,至元十三年(1276),朝廷设立太史局(后改称太史院)以制订新历。参与修历者有都水少监郭守敬及许衡、王恂等。根据郭守敬主张

  • 渤海国

    即“渤海”(2278页)。

  • 满洲开拓政策基本要纲

    日本对满洲实行经济掠夺的具体计划。日本建立伪“满洲国”后,以“借地养民”为幌子,在伪兴安省设立荒务局,并于1939年制订此“要纲”,动员大量日本移民进入“满洲”,使兴安南省、兴安东省、大兴安岭、札兰屯

  • 六陌

    古地名。在今陕西乾县东北。晋元康六年(296),齐万年率氐、羌人民起义反晋。次年,统7万之众屯梁山(今陕西乾县西北)。晋遣将周处率7千军攻袭,双方激战于此。义军杀周处,震撼晋廷。前秦太初九年(394)

  • 达瓦嘉措

    1476—1556明代青海西宁东科尔寺创始人。藏族。出生于巴尔康地区(西康)的东科杂尔额地方。幼年拜森巴·扎喜坚赞等为经师,后赴西藏入色拉寺杰扎仓、麦扎仓学习。学成返乡,于原本教寺院本康刚哇旧址,修建

  • 噶匝纳齐伯克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地方官名。又译“噶杂那齐伯克”、“噶咱讷齐伯克”。维吾尔语,“噶匝纳”,本意谓“库”;“齐”意谓“典守”。是指职司粮赋,总管一切库储仓粮的官员。乾隆二十四年(1759)分别被授予四、五

  • 夏国

    见“西夏”(691页)。

  • 沙格里

    见“桑日”(1936页)。

  • 天顺

    元幼主天顺帝阿剌(速)吉八年号。1328年9至10月,仅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