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萧惠

萧惠

983—1056

辽后族、重臣。字伯仁,一作贯宁,管宁。小字脱古思。契丹族。辽太祖淳钦皇后弟※萧阿古只五世孙,圣宗钦爱皇后※萧耨斤弟,道宗宣懿皇后※萧观音父。史载其性宽厚,自奉俭薄。初以后戚为国舅详稳。统和二十八年(1010),随圣宗征高丽,破高丽军于奴古达北岭,攻开京(今朝鲜开城),以军律整肃闻名,授契丹行宫都部署。开泰二年(1013),改南京统军使。六年(1017),为右夷离毕,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知东京留守事,寻改西北路招讨使,封魏国公。太平六年(1026),奉命西征甘州回鹘。与阻卜叛军战于可敦城(今蒙古哈达桑东)西南,失利。七年,任南京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六月,奉命再讨阻卜。十年(1030)十一月,迁南京统军使。兴宗即位,知兴中府,历顺义军节度,东京留守,西南面招讨使,继加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侍中,封郑王,受赐“推诚协谋竭节功臣”。重熙六年(1037)五月,复为契丹行宫都部署,加守太师,徙赵王。十一月,拜南院枢密使,更齐王。力促兴宗南下伐宋,与太弟率师压宋境,迫宋岁增银10万两、绢10万疋,罢兵维持和议。以功进韩王。十二年(1043)正月,兼北府宰相,同知元帅府事。十月,为北院枢密使。十三年(1044)九月,为先锋从兴宗征西夏,败夏军于贺兰山北,继为西夏军败,议和。十七年(1048),尚兴宗姐、秦晋国长公主,拜驸马都尉。次年,再征西夏,先败后胜。翌年五月,西夏请降称臣。十九年(1050)十二月,告老,封魏国王。允以乘轿入朝,拄杖上殿,冬夏赴行宫,参决疑议。道宗清宁二年(1056)卒,遗命家人薄葬。帝闻讣,辍朝3日。

猜你喜欢

  • 大同

    ①唐代南诏宣武帝隆舜年号。约887—891年,凡五年。 ②辽太宗嗣圣皇帝耶律德光年号。947年。 ③东夏国的年号。1234—?。究竟存在多长时间不详,考古资料表明,印背题款有大同四年者,其下限不会早于

  • 必阇赤

    蒙元官名。又译“笔且齐”、“必彻彻”。意为“书史”。《黑鞑事略》:“必彻彻者,汉语令史也,使之主行文书耳。”《元史·兵志》:“为天子主文史者,曰必阇赤”。1206年蒙古建国后始置,用以记写文牍。元代应

  • 张伯靖

    唐代元和年间溪峒少数民族起义首领。辰溆(今湖南西部)人。苗族。宪宗元和六年(811),黔川连年遭水灾,观察使窦群却强征溪峒诸族民夫修筑城郭,督役甚急,激起辰、溆州苗、侗族农民强烈不满,遂聚众起义。率诸

  • 粘割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亦作粘哥、粘葛等。居盖州(治今辽宁盖县)等地。后散居西南路招讨司(治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及中原地区。有粘割韩奴者,大定年间(1161—1189)使西辽招降,被杀。

  • 桑植柿溪宣抚司

    见“桑植上峒长官司”(1966页)。

  • 旱摆夷

    清代傣族的他称。明初百夷分大百夷和小百夷,前者主要指滇西德宏等地区的傣族,后者主要指滇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清时将“大百夷”改称为“旱摆夷”,史谓其人山居,性勤劳;将“小百夷”改称“水摆夷”,说其人性

  • 蒲山

    见“皮山国”(670页)。

  • 李文

    ?—1488明朝土族西府土司。世居青海西宁。元西宁州同知※李南哥之裔,※李英侄,李雄子。明宣德四年(1429),升陕西行都司都指挥佥事。因功累迁都指挥使。正统元年(1436),奉旨挂镇西将军印,充总兵

  • 可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十二年(1414)三月,女真野人首领亦能哥等来朝,置卫,与卜忽秃河等二卫同时设立。《满洲源流考》改作噶哈卫,并说清代有噶哈必喇,在吉林城(今吉林省吉林市)北;又说巴延

  •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陕甘宁边区分会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回民抗日团体。1940年10月7日在延安成立。鲜维峻、金浪白任正、副干事长。1941年春,关中、陇东、三边各分区相继成立分会和支会。为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分裂阴谋,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