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蒙古翰林院

蒙古翰林院

元代官署名。秩从二品。世祖至元六年(1269),颁行八思巴制蒙古新字——八思巴字。八年,始立新字学士于翰林兼国史院。十二年,别立蒙古翰林院。设官历有变化,后定置承旨、学士、侍读学士、侍讲学士、直学士、待制等官职。掌译写一切文字,颁降玺书。译写用蒙古新字,以其它文字副之。下领※蒙古国子监、※蒙古国子学。

猜你喜欢

  • 达戈纹

    亦称“卓戈纹”。台湾高山族人所织布名。高山族妇女用苧麻纤维纺成纱线,以“茜草”染上颜色,织时错杂鸟兽羽毛等,虽显粗厚,但十分美丽。

  • 益州江

    即“马訾水”(179页)。

  • 哈喇真

    即“哈剌嗔”(1635页)。

  • 太皇山

    见“从太山”(321页)。

  • 倮黑

    清代史籍对拉祜族的称谓。雍正(1723—1735)、嘉庆(1796—1820)两朝,由于流官及土司的苛派勒索,被称为倮黑的广大群众曾爆发多次大规模的反封建起义。

  • 佉卢文

    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后5世纪使用于印度西北部、巴基斯坦、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以及我国新疆的古于阗(今和田一带)和鄯善地区的一种古代文字。18世纪首先发现于印度河流域。“佉卢”二字

  • 阿席熙

    清朝大臣。满洲镶红旗人。康熙十一年(1672),授陕西巡抚。十二年,升授两江总督。十三年,“三藩”作乱,吴三桂军逼湖广,耿精忠叛于福建。奉命于冲要,加意侦察严防。以叛军扰江西、安徽、与安徽巡抚靳辅协力

  • 成果

    清朝将领。索伦人。乾隆二十三年(1758),以委章京侦卫拉特功,补侍卫。次年,迁副都统。三十三年(1768),率鄂伦春人300从大学士傅恒征缅甸,进攻老官屯。缅王被迫求和,遂随大军班师。三十八年(17

  • 束发

    吐谷浑妇女的发式。又称辫发。披发为辫,辫发不是一束,而有多束,上以金花为饰,缀以珠贝,以多为贵。可汗之恪尊(又作可敦、可贺敦等,可汗妻室之尊称)辫发于后,首戴金花冠。此种发式在今甘南、青海藏族、土族一

  • 扶余县

    渤海王国置。为扶余府扶州所辖四县之一(旧有说为仙州属县)。县治故址在今吉林省农安县,亦有他说:或说为该省四平市西一面城古城;一说在怀德、梨树县一带;旧还有说在今辽宁开原县境或其以北地。辽灭渤海后,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