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山翠
清末广西壮族抗清首领。广西马平县(今柳江县)流山乡鱼窝村人。壮族。勤奋好学,颇通诗文,早年考中秀才,颇受乡人尊崇。同治十一年(1872),村民奋起反抗地方官府以白银代粮纳赋,被举为首领。率村民构筑工事,以鸟枪、火药炮等与官军对抗,并派人到邻近村寨动员当地农民参加抗清斗争,迅速波及柳北广大地区。所到之处,惩办贪官、劫富济贫,深受群众支持。十三年(1874),于罗汉岭率义军于清军激战受挫,退守鱼窝村。光绪元年(1875),鱼窝村遭清军大举进攻,率众奋战,因寡不敌众,后被俘遇害。
清末广西壮族抗清首领。广西马平县(今柳江县)流山乡鱼窝村人。壮族。勤奋好学,颇通诗文,早年考中秀才,颇受乡人尊崇。同治十一年(1872),村民奋起反抗地方官府以白银代粮纳赋,被举为首领。率村民构筑工事,以鸟枪、火药炮等与官军对抗,并派人到邻近村寨动员当地农民参加抗清斗争,迅速波及柳北广大地区。所到之处,惩办贪官、劫富济贫,深受群众支持。十三年(1874),于罗汉岭率义军于清军激战受挫,退守鱼窝村。光绪元年(1875),鱼窝村遭清军大举进攻,率众奋战,因寡不敌众,后被俘遇害。
?—前103西汉匈奴都尉。又作董荼吾。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偕王敞屠洛等率众归附汉朝,受礼遇,被封为散侯,赐食邑1100户。太初二年(前103)、卒,子安汉、孙贤相继袭爵。
清朝将领。字集五,号小泉。纳西族。云南丽江人。自幼好读书,有计谋胆略。咸丰年间(1851—1861),招募兵勇防卫乡里。后应杨玉科之聘管理七属(五府二厅)总局,随带练丁。后因征战受挫,退居四川会理。曾
官名。①宋代禁廷置侍卫司。 ②清代宫廷置侍卫处。其制:于上三旗(镶黄、正黄、正白)内,选材武出众者授之,以备随侍、宿卫。顺治(1644—1661)间,设一等侍卫60人(武职三品)、二等150人(四品)
1851—1927近代白族著名政治活动家和学者。字樾村,又字介庵,别号猿仙。晚年号石禅老人。云南剑川县向湖村人。出身于官僚和书香世家。祖父赵砺轩、父赵联元均为清朝光禄大夫,学识渊博,且以矿利至巨富。自
见“阿难答”(1216页)。
见“图们江”(1435页)。
唐代室韦诸部之一。所在众说不一,今多数人认为在今齐齐哈尔市西的雅鲁河与阿伦河之间,或说在雅鲁河流域,一说在今内蒙古鄂伦春族自治旗至乌兰浩特市一线与乌罗护部犬牙交错而居,旧有说在嫩江上游西岸支流喇(今作
傣语音译。云南傣族古代秤银子的计量单位。“罢”相当于3厘。
意为“过大年”。基诺族的传统年节。每年夏历春节前后举行,具体日期各寨不一,由各村社长老※卓巴、※卓生测定。届时长老敲响其家独有的大鼓,宣告新年开始,村社男女老幼便拥至长老家庆贺。人们杀牲、饮酒。是晚聚
见“何和理”(108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