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裴颋

裴颋

渤海王国大臣、诗人。两次使聘日本。唐中和二年(日本元庆六年,882)冬,受国王大玄锡派遣,以文籍院少监率105人访日。十一月抵日加贺登陆,日廷令地方官款待,但禁与国人私易货物。日天皇闻其高才硕学,风仪甚美,以前所未有之礼仪待之,征北陆诸郡海产与飞禽等肴物送加贺供食,下令修葺其入京所经沿途官舍、道路桥梁,掩埋尸骸,派大臣为郊迎使和掌客使迎接。翌年五月,入日京城,向日皇呈国书,赠礼物,日皇答以宴迎,令教坊1138人先后出舞,授以官爵,同观骑射,赐衣。又特派长于诗文的菅原道真、岛田忠臣等30位重要官员陪伴接待。宾主赋诗唱和,相处甚密。菅原道真称其有“七步之才”。在日京城期间,日内藏寮还至其住处鸿胪馆与使团交易珍货。是月,携日皇复书与信物返归。唐乾宁元年(日宽平六年,894)冬,以文籍院监再次使日。同行105人。十二月抵日,五月入日京城,接待礼仪一如前例。与营原道真、纪谷长雄等再次相见,重叙旧谊,赋诗酬谢。有子名璆,为渤海重臣,善诗文,累膺使命。

猜你喜欢

  • 牧庵集

    书名。元姚燧撰。36卷。燧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字端甫,号牧庵。少孤,寄养于伯父姚枢家。受学于许衡,成为元前期名儒。历任翰林学士承旨、行省参政、集贤大学士等职。两次与修国史,一度主修《世祖实录》,饶

  • 舍利

    ①契丹语官名。契丹旧俗,豪民要裹头巾者,需纳牛、驼10头,马百匹,乃授以此官名。多以“舍利郎君”称之。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叔祖父褭古直的子孙尚称为“舍利房”。初无职事,只为名誉衔,后渐为诸帐官,《辽史·百

  • 回屯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农民屯田。乾隆二十五年(1760),阿克苏办事大臣阿桂奉命率兵至伊犁驻扎屯田时,又从阿克苏、乌什、赛里木、拜城、库车、沙雅尔等地迁移维吾尔族农民300户,安置在伊犁河南海努克(今察布查

  • 角端

    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瑞兽。又作角��。《南村辍耕录》等称:相传其形怪异,色绿,高数十丈,头生一角如犀牛,形状似鹿而生马尾,能日行1万8千里,通晓诸国语言。据云成吉思汗西征时于印

  • 辽文汇

    见“全辽文”(830页)。

  • 奈曼部

    蒙古部名。成吉思汗十九世裔孙额森伟征诺颜始称所部之名,以成吉思汗曾平定乃蛮部,故名。后金天聪元年(1627),子衮楚克,号巴图鲁台吉,因避察哈尔林丹汗之侵虐,率从子鄂齐尔及部众归附后金。崇德元年(16

  • 飞

    参见“抛绣球”(1058页)。

  • 撒速

    金代女真语,“摇手而拜”之意。《金史·礼志》:“金之拜制,先袖于微俯身,稍复却,跪左膝,左右摇肘,若舞蹈状。凡跪,摇袖,下拂膝,上则至左右肩者,凡四。如此者四跪,复以手按右膝,单跪左膝而成礼。”金代女

  • 木汗可汗

    见“木杆可汗”(259页)。

  • 钟金哈屯

    见“三娘子”(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