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西宁善后事宜

西宁善后事宜

清朝约束青海西宁蒙、藏诸族的措施。嘉庆十二年(1807),西安将军兴奎等奏准,内容为:派兵驻守黄河北岸,换班巡查,青海蒙古派兵随同防守;不准汉人(包括通事)私入藏地,凡遇有通晓藏语者私自潜往,即以“汉奸”论处;清查蒙古户口,立具清册,收存青海衙门,以便查核;禁蒙古穿戴藏族衣帽,混入藏区;循化、贵德两厅同知不拘用旗、汉人员,以资治理;河北蒙古25旗为避藏族抢掠,移居日月山卡内和丹噶尔汛内,令官兵进剿,使蒙古人返回原住牧地游牧,设立鄂博,明立地界,蒙、藏各守界限,不许混杂。

猜你喜欢

  • 和尔本

    1620—1639清初将领。满洲正红旗人。董鄂氏。※和硕图额驸之子。天聪八年(1634),袭父三等公爵。九年,命专管四牛录。崇德元年(1636),封其所尚公主为固伦公主。三年,任纛章京。四年,随贝勒岳

  • 阿里海牙

    1227—1286元朝大臣、将领。又作阿里海涯、阿力海涯、阿鲁海牙。畏兀儿人。文学家※贯云石之祖父。原居西域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北),少家贫,务农。经举荐,事世祖于潜邸,任宿卫。中统三年(1262),

  • 东大寺

    藏传佛教寺院。在甘肃天祝县城土鲁坪与普贯山间之水磨沟内。因位于连城妙因寺以东,故名。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喜饶尼玛初建,后渐兴盛,达隆活佛罗桑尼玛曾任此寺法台。初,先后为萨迦派和噶举派寺院。清乾

  • 雅忽秃

    见“牙忽都”(286页)。

  • 蒙古志

    书名。清姚明辉撰。3卷。光绪三十三年(1907)成书,铅印。编撰过程中参考《蒙古游牧记》、《蒙古地志》等书。第一卷,包括位置、山川、湖泽、沙漠、气候;第二卷包括区分、都会、政体;第三卷包括宗教、贸易、

  • 曷苏馆

    ①辽朝对熟女真的异称。一称曷苏馆路女直、合素衮部女直、合素女直、苏馆。曷苏馆,一作曷速馆、合苏款、合苏馆,清改作哈斯罕、合思罕,女真语(满语)“藩离”(屏障、拱卫、门墙)的意思。来源于黑水靺鞨。阿保机

  • 叆河卫

    见“爱哈卫”(1898页)。

  • 吐吉

    参见“始毕可汗”(1550页)。

  • 叱豆浑部

    东晋十六国时期※陇西鲜卑之一支。以部落首领叱豆浑领部而得名。东晋太元十四年(389),叱豆浑与豆留䩭及南丘鹿结、休官曷呼奴、卢水尉地跋等率众降西秦乞伏乾归,被授予官爵,以是秦、凉鲜卑、羌

  • 合剌旭烈兀

    ?—1252察合台汗国第二代汗。又译合剌旭烈。蒙古孛儿只斤氏。※察合台之孙,木阿秃干之子。太宗后乃马真称制元年(1242)察合台死后,因其父战死范延堡功,受命监国。元定宗元年(1246)贵由即蒙古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