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番十八族
藏族古族部名。见于《元史·世祖纪》。元至元元年(1264)七月,以西番十八族部立定西州,行安抚司事。定西州属巩昌路,地在今甘肃定西、陇西、武山一带,治所在定西县。元末属陕西行省吐蕃宣慰使司管辖,置正副千户。十八族各族部名称史籍失载。
藏族古族部名。见于《元史·世祖纪》。元至元元年(1264)七月,以西番十八族部立定西州,行安抚司事。定西州属巩昌路,地在今甘肃定西、陇西、武山一带,治所在定西县。元末属陕西行省吐蕃宣慰使司管辖,置正副千户。十八族各族部名称史籍失载。
解放前夕新疆进步团体。1949年初成立于乌鲁木齐。主要领导人为努斯热提和苏德·铁依波夫。宗旨为:实现十一项和平条款,同阻碍该条款的反动分子和民族主义分子进行斗争,扩大人民民主。主要活动为宣传解放区和三
碑刻。清嘉庆二十年(1815)罗希学等立。全文共约500字。内容叙述壮族罗氏先人在宋时从江西随狄青南征※侬智高,因功受封为那地州(今属南丹,一说属河池)土知州,世领其地。明嘉靖、隆庆(1522—157
见“大如者室韦”(97页)。
地方行政区划名。汉置删丹县,属张掖郡,后魏改为山丹县。隋大业初复曰删丹,属张掖郡。唐属甘州。五代宋时甘州回鹘初设牙帐于此。后为西夏所据,置甘肃军。古之删丹县在今山丹之南,扁豆口内近马营墩地。元至元(1
见“缚喝”(2416页)。
见“罗桑旺秀噶桑嘉措”(1425页)。
辽金时期河流名。辽时属上京道。为今吉林省北月亮泡以东、黑龙江省肇源县以西的一段嫩江(一说为今第二松花江下游一段)。其地:“是雁鸭生育之处。”(宋曾公亮《北蕃地里》)为契丹皇帝春猎之地,《辽史》不乏赴该
又作青塘羌。宋代吐蕃部族名。世居陇右(泛指陇山以西)、秦州(今甘肃天水)一带。熙宁四年(1071),北宋秦州边官王韶奉命到其地招纳,族长俞龙珂率众12万归附,成为宋在秦州地区抵御西夏和瓦解河湟吐蕃诸部
见“大横帐”(90页)。
族名。云南耿马、澜沧一带傣族的自称。因使用傣绷文而得名。参见“傣”(2242页)、“傣族”(22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