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
即“消奴部”(1933页)。
即“消奴部”(1933页)。
元代管理诸路佛教寺院僧尼之僧官。至元元年(1264),置总制院(亦称释教总制院,后改名宣政院),命八思巴领院事,以管理全国佛教及吐蕃全境事务。元取南宋各地,曾先后设置诸路之释教总摄、总统等僧官。二十八
?—397十六国时期卢水胡首领。临松(治今甘肃张掖县南)人。北凉主※沮渠蒙逊伯父(《北史》作叔父)。先世官匈奴左沮渠,遂以官为氏。世任部帅。归附后凉吕光,历任西平太守、尚书,拜建忠将军。后凉麟嘉四年(
匈奴王。名佚。率部驻牧伊和谷(在今新疆腾格里山)。东汉安帝延光三年(124),为西域长史班勇所率龟兹兵万余击败,退出车师前部。自是汉与车师前部复开通。
530—586北周、隋大臣。一说为鲜卑纥豆陵氏(后改为窦氏)。一说本为扶风平陵人,其先避难代地,赐姓纥豆陵氏。北周太仆窦善子。善骑射。初为魏文帝千牛备身。宇文泰见而奇之,授平东将军,赐爵宜君县子。北周
即“劝利晟”(398页)。
即“梁水”(2125页)。
宋代云南大理国国王段正明年号。?—1094年。
清代满洲八旗的组织序列。居上三旗之后。顺治七年(1650)十二月,摄政王多尔衮死后,世祖福临为加强对八旗的控制,重新调整八旗次序,定镶黄、正黄、正白诸旗为上三旗,为皇帝亲兵;正红、镶红、正蓝、镶蓝、镶
北魏在都城洛阳专门接待江南归附者之所。为四馆之一。馆因地而名,金陵原为古邑,在今江苏南京市清凉山。由于东晋、南朝都于建康(今南京市),王导谓“建康古之金陵”,故以金陵泛指江南,而命名之。位于宣阳门外永
南北朝时期仇池杨氏宗室、北魏官员。后仇池国君主※杨难当幼子杨小眼之子。祖难当归附北魏。父袭爵为武都公,拜天水太守。父卒,袭爵,任员外常侍。正光(520—525)中,以仇池、武兴氐屡起兵抗魏,断魏粮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