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谭绍光

谭绍光

?—1863

太平天国将领。亦作谭绍洸。广西象州县大樟山婆村人。壮族。咸丰元年(1851)正月,金田起义爆发,投奔太平军,悍勇善战,有胆有识,深受忠王李秀成器重。十年(1860),天京(今南京)受清江南大营困,从李秀成举兵克杭州,迫使江南大营分兵救援,旋回师破江南大营,解天京之围,以功封慕王。十一年,随李秀成转战湖北、浙江。是年秋,复破杭州,杀浙江巡抚王有龄。同治元年(1862),随李秀成攻青浦,不克,移师攻北新泾,围清守将况文榜,继遣兵陷法华镇,驻营吴淞江。江苏巡抚李鸿章亲临上海督军,勾结帝国主义反动武装,向太平军疯狂反扑。翌年,率部转至昆山,大败来犯清军,并杀戈登指挥的洋枪队数百人。后清军分四路攻城,被诱率精锐出城拒战,昆山遂陷。率残部退至苏州,筑垒固守。李鸿章亲督大军攻城。谭绍光身先士卒,挥刃杀敌。是年十月,被叛徒郜永宽(一作郜云官)、汪安钧等刺杀身亡。

猜你喜欢

  • 和勒刻衣

    短犴皮裤,参见“耶什它姆”(1306页)。

  • 阿布拉

    清代新疆和田伯克。维吾尔族。和田人。初为玉陇哈什四品伯克。道光六年(1826)夏,附张格尔反清,率众陷和田,受委为和田阿奇木伯克,翊戴约霍普为“和田王”。翌年春,以清军压境,被迫集诸伯克擒约霍普及其弟

  • 谋速鲁蛮

    见“木速蛮” (257页)。

  • 鲜虞

    先秦时期狄人的一支。西周幽王八年(前774)即见于记载。初分布于西周之北,即今陕北和晋西一带。春秋时成为白狄中最强大的一支,东邻赤狄,奉赤狄潞氏为盟主,建北狄政权。北狄分裂后,长狄赤狄先后被华夏诸侯所

  • 西藏商务考察团

    1947年10月,西藏分裂主义分子以赴欧美考察商务名义,为搞“西藏独立”而非法组建。由大农奴主夏格巴·旺秋德丹任团长,节康堪穷、帮达羊壁等为团员。经印度到南京后,因国民政府拒发出国护照受阻,美英驻南京

  • 觉昌安

    ?—1583明建州左卫首领。又作觉常刚、叫场。女真族。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祖父。世居苏子河畔赫图阿拉(今新宾满族自治县境,清初兴京)。与其兄弟德世库、瑠阐、索长阿、宝朗阿、宝实等6人,通称宁古

  • 托河路

    清与民国时期官署名。全称“托河路协领公署”。因所统居民分布在托河一带而得名。康熙年间(1662—1722),清廷为加强对鄂伦春族的管理,在设立布特哈总管衙门的同时,根据鄂伦春族的氏族组织及分布地区,分

  • 鸣镝长

    清代武备院下管辖骲箭匠人之官。秩八品。※骲箭,又名响箭,用于教阅或通讯、传檄等。原定,内务府武备院设鸣镝匠以造响箭,设鸣镝匠※穆昆达(即骲头作族长)管辖。康熙(1662—1722)中,锡伯族鸣镝匠先后

  • 豁罗剌思

    蒙古都儿鲁斤(迭儿列斤)诸部之一。又作火鲁剌思、火鲁剌、豁里剌儿、火罗剌思、火里剌、郭儿剌思。※弘吉剌之别部。据《史集》,相传是产生于“黄金壶”的3兄弟中幼弟之后裔;依《元朝秘史》,为豁里剌儿台蔑儿干

  • 巩哈县牧民暴动

    1944年新疆巩哈县(今尼勒克县)牧民反对国民党暴政的武装斗争。为反对盛世才和国民党政府的黑暗统治及所谓献马运动,“解放组织”根据伊宁国民党兵力比较集中,而距伊宁东约100公里的巩哈县地势险要、难攻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