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赤德祖赞

赤德祖赞

?—755

吐蕃赞普。又作赤德祖甸。汉籍作弃隶缩赞。又名梅奥宗。※赤都松之子。生于丹卡尔宫。唐长安四年(704),嗣赞普位。以沽芒波杰拉松为大相。后贝赤斯为相4年。致力于唐蕃和好,景龙四年(710),与唐联姻,娶唐中宗养雍王李守礼之女金城公主为妻。与金城公主屡促唐蕃和盟,开元二十一年(733),唐蕃于赤岭划界立碑、互市,唐蕃和睦相处。加强与唐朝的文化交流,请汉人任其王子赤松德赞之侍读,学习汉文化。并请汉地和尚摩诃衍纳进藏翻译汉地历算诗书,从此汉地《金光明经》、《律差别论》及医药、历算等相继传入吐蕃。同时遣人赴印度等地学习佛学,带回五部佛经,在桑耶等地分建秦浦、珍桑、查玛、嘎秋、赤孜等五神殿以存佛典。死于羊卓巴采。据今存拉萨之达扎路恭纪功碑,是为其大臣郎氏和末氏所害。

猜你喜欢

  • 沙俄霸占伊犁

    帝国主义侵华罪行之一。清同治三年(1864),伊犁各族人民因不满清朝政府统治,举行起义,次年攻取惠远等城。沙皇政府乘伊犁局势混乱,于七年(1868),派兵进驻巴克图、博罗呼济尔和特克斯河上游,侵袭博尔

  • 完颜守纯

    ?—1233金大臣。本名盘都。女真族。完颜氏。金宣宗※完颜珣次子。贞祐元年(1213),封濮王。历任殿前都点检兼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权都元帅、枢密使、平章政事。兴定元年(1217),授世袭东平府路三屯猛

  • 堆龙德庆

    地名。藏语音译,意为“上部极乐地”。亦作朵陇、策堆德、策德清、蔡德溪、蔡德宗。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北,境内有拉萨河、堆龙河。地属拉萨市。原西藏地方政府设堆龙德庆宗,1960年与东嘎、柳梧等合并改为堆龙德庆

  • 鄂齐尔

    ①(?—1657)清初大臣。蒙古族。科尔沁兀鲁特部人。博尔济吉特氏。※明安孙,※昂洪子。天聪七年(1633)父卒,袭三等副将。次年,改三等梅勒章京。顺治年间(1644—1661),三次晋升,又以罪降职

  • 洪君祥

    ?—1309元朝将领。高丽人。洪氏。小字双叔。洪福源第五子。年十四,随兄洪茶丘见世祖忽必烈于上京。至元三年(1266),奉命统高丽兵300人。后从秃花秃烈、伯颜等筑万寿山,开通州运河。六年(1269)

  • 石各野

    明代苗族土官。贵州乌罗答意(今松桃境内)人。苗族。永乐三年(1405),受湖广都指挥谢凤等招谕,与答意等五寨※生苗内附,并刻箭为誓。明廷设答意长官司,以其为长官,给印章,赐冠带、袭衣、钞币,并蠲其民租

  • 元朝十八帝

    畲族长篇叙事诗歌。俗称“十八帝”,又称“明清大事记”。由畲族歌手创作,长达300多行。前半部叙述历代王朝的兴衰成败。后半部着重揭露清道光年间(1821—1850)劳动人民遭受严重旱灾的困苦,对反动统治

  • 君基太一神

    契丹民族所信奉的一种福神。《辽史·国语解》释:“福神名。其神所临之国,君能建极,孚于上下,则治化升平,民享多福。”《太祖纪》载: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九年(915),“君基太一神数见,诏图其像。”太一神源于

  • 族名。中国傣族的自称。读作“Dai”。其先民汉晋时称“滇越”、“掸”或“擅”;“僚”或“鸠僚”,唐宋时称“金齿”、“银齿”、“茫蛮”、“白衣”等;元明时称“白衣”、“百夷”,清以后称“摆夷”或“摆衣”

  • 噶阿

    藏语音译。西藏地方铸造的铜币之一。面值作藏银5分。1909、1913、1918、1922年先后铸造发行。1918年铸造者较1913年以前铸造者重量轻,正面铸狮子图形,背面中央铸面值“五分”字样。称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