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赵式铭

赵式铭

1872—1942

近代白族爱国学者和诗人。字星海,号弢父,晚年自号僒翁。云南剑川县人。自幼聪敏,勤奋好学。及长,关心时事,敢于评论时弊。光绪二十年(1894),至昆明应乡试,因在试卷中放言时务,被贬入副榜(副贡)。二十三年(1897),以同样原因会试落榜。后在家乡任教,担任高等学堂校长,勉励学生立志救国,洗雪甲午战争的国耻。三十年(1904)在丽江创办《丽江白话报》,后又至永昌(今保山)办《永昌白话报》,旋应邀参加创办《云南日报》。利用办报之机,著文宣传救国救民的主张,编写滇剧剧本《苦越南》,愤怒谴责法国侵略者的罪行。宣统元年(1909),被选到北京参加举贡会考,录取后到四川灌县任都江堰治河通判,同时任《成都日报》编辑。辛亥革命后,任蔡锷都督府记室,兼纂《云南光复志》。1917年,随白族政治活动家赵藩去广州,在护法军政府交通部任职,加入柳亚子等人组织的“南社”。1934年前后参加章太炎等人创办的“苏州国学会”。1939年担任云南通志馆馆长,与白族爱国学者周钟岳编纂《新纂云南通志》,先后担任副总纂、总纂。一生著作颇富,已刊行的有《白文考》、《爨文考》、《么些文考》、《考察四川灌县堰利病书》、《云南光复志纪要》中的起源篇、建设篇、西征篇等。还有《希夷微室诗钞》、《睫巢诗稿》、《睫巢诗稿补遗》、《睫巢楹句》、《睫巢文稿》、《睫巢随笔》、《滇志辨略》、《汉书补注》、《弢父六十自述》等均未刊行。其诗文表现了强烈的爱国思想,其史志、考订等对研究云南史、西南民族历史、语言、文字等作出了突出贡献。

猜你喜欢

  • 塔布卡

    参见“拉布塔哈”(1371页)。

  • 高说昌

    渤海王国官员。仕于文王大钦茂(737—793年在位)之世,曾数次随使团聘日。唐大历十四年(日本宝龟十年,779)秋,随高泮弼访日,任通事。在日期间,因同行铁利部首领要求座次在其上,发生争执。日本太政官

  • 克什克特

    卫拉特蒙古辉特部台吉。伊克明安氏。乾隆十九年(1754),率众随阿睦尔撒纳附清,授札萨克头等台吉,驻牧塔密尔。(位于喀尔喀赛音诺颜部内)。二十一年(1756),以族台吉德济特等附阿睦尔撒纳反清,偕辅国

  • 太和五铢钱

    拓跋鲜卑所建北魏铜币名。五铢钱重五铢(汉时二十四铢合一两,十六两合一斤),上有“五铢”二篆字故名。最初铸于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东汉、蜀汉、晋、南齐、梁、陈、北魏、隋等皆有铸造,重量、形制、大小

  • 云岩卧佛

    云南保山城北15公里处云岩山下的卧佛石雕像。相传为傣族于唐开元四年(716)所建,以石洞为主殿,前后两院三殿,洞宽数丈。外洞有一卧佛,长3丈,洞中塑有500罗汉像,雕塑艺术精湛。每年佛会,德宏境内的傣

  • 四卜算

    藏语作“孜西”。唐代吐蕃社会的卜算或占卜方法。主要流行于贵族统治阶级中,以卜行为之吉凶。据《德乌佛教史》载,即:吉星算、护身算、天象算及胜利算。

  • 随丁

    蒙古语称“哈木济尔噶”,意为“随从附丁”。清代被指定为蒙古王公贵族私人服役的人。亦属※阿勒巴图的一部分。清顺治时(1644—1661),为示怀柔与笼络,从箭丁中选出部分人充当蒙古王公贵族的随丁,专为主

  • 割牲

    元朝太庙大祭时的一种礼俗。又称“割奠”。祭祀时,例由蒙古博儿赤(司厨)跪割牲肉,置于太仆卿奉侍朱漆供盘之上,酹以马乳,同时巫祝以蒙古语奉告神灵。礼毕,以割奠之余抛撒于南棂星门外。凡遇大祭,必行割奠之礼

  • 刘禹锡

    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一说其先世为匈奴独孤氏。河南洛阳人,一说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北魏东雍州刺史※刘亮七世孙。生于浙江嘉兴。贞元九年(793),擢进士第,

  • 锡克沁千佛洞

    见“西克辛佛教寺院”(7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