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郑和墓

郑和墓

在南京中华门外牛首山南麓。初建于明宣德(1426—1435)年间。为纪念著名航海家郑和而修。因郑和本姓马,故俗称“马回回墓”。据考郑和病卒于古里(今西印度的卡利卡特),赐葬南京,此地或为其衣冠冢。墓建于小山坡上。墓丘高约3米,按回族葬制,呈长方形,南北与墓侧坟圹各长150余米,东西距离约60多米,墓前有神道石刻、享殿、牌坊、华表等。墓前50多米处,有一巨石碑,碑座前原有一座单拱小桥。有郑氏坟田30—40亩,西边有一村落,名郑家村,村民大多姓郑,相传为守坟户。1985年由国家拨款修复,被列为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素和贵

    唐代吐谷浑叛臣。其先世原为白部鲜卑人,后融入吐谷浑。龙朔三年(663),在吐蕃禄东赞率军大举进攻吐谷浑时,叛投吐蕃,尽言吐谷浑虚实,致使吐蕃破其国,迫吐谷浑王诺曷钵遁走凉州,吐谷浑亡。永隆元年(680

  • 居京师八回爵

    清中叶受命居住北京之维吾尔族王公总称。或简称“居京回爵”。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政府统一西北地区后,分别授乌什伯克霍集斯、和田伯克和什克、叶尔羌(今莎车)喀喇玛特系和卓额色尹、图尔都、玛木特、帕

  • 彭波百户部落

    藏族部落名。在青海省海北刚察境内那任秀玛地区,为从黄河南迁至刚察最早部落之一。相传200年前,从西藏拉萨彭波地方迁来四、五户牧民驻牧于今那任贡马地区,后原居黄南的刚察贡玛部落亦迁此。由于刚察贡玛部落内

  • 卓索图盟

    清内蒙古诸盟之一。因所辖喀喇沁左、中、右翼3旗和土默特左、右翼2旗及后附的喀尔喀左翼旗、锡埒图库伦旗,在土默特右翼旗(今辽宁朝阳)境内卓索图地方会盟,故名。位于今辽宁省西部,内蒙古昭乌达盟南部,大凌河

  • 葛勒可汗

    见“英武威远毗伽阙可汗”(1340页) 。

  • 杀虎口至内蒙古驿道

    清代内蒙古5路驿道之一。康熙三十一年(1692),由内阁学士德珠负责建立。杀虎口因在西,称为西口。从北京至杀虎口930里设14站,从杀虎口到归化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210里,除杀虎口内地所设1站外,

  • 广吉剌

    即“弘吉剌”(644页)。

  • 梁弥定

    ?—564宕昌羌国王。又作弥定。西魏大统七年(541),兄仚定死,击败※梁弥泰后,即王位。受魏封宕昌王。十六年(550),宗人獠甘袭夺其位,遂奔西魏。魏遣大将军宇文贵、凉州刺史史宁等将兵讨杀獠甘,复其

  • 蜀李书

    书名。又称《李蜀书》。晋常璩撰。9卷。一名《汉之书》,《隋书·经籍志》著录,为10卷。《史通·古今正史》:“常璩撰汉书10卷,后入晋秘阁,改为蜀李书”。故有《汉之书》10卷与《蜀李书》9卷之别。流传不

  • 大坝都掌

    见“都掌蛮”(18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