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史那思摩

阿史那思摩

?—645

隋末唐初东突厥贵族。又称李思摩、思摩。阿史那氏。咄六设之子,※启民可汗染干从弟。唐朝扶立之东突厥可汗,称乙弥泥熟俟利苾可汗。隋开皇(581—600)末,启民可汗附隋南下后,被碛北诸部奉为可汗,及启民可汗北还,仍去可汗号。历仕始毕、处罗、颉利三可汗,均任夹毕特勤。唐武德七年(624)八月,与突利可汗奉使赴唐议和,面见高祖李渊,表示愿与唐分踞中原、漠北,互不侵犯,“子子孙孙,永为蕃附。”受封为和顺郡王。贞观四年(630),与颉利可汗同为唐军俘获,以忠贞不贰,一心追随颉利可汗,受太宗褒誉,授右武侯大将军、化州都督,封怀化郡王。十三年(639)八月,受封为乙弥泥熟俟利苾可汗,赐姓李氏,统突厥旧部,居于漠南,建牙定襄城(今山西大同),以大碛为界,北与薛延陀相接。以左屯卫将军阿史那忠、左武卫将军阿史那泥孰为左、右贤王,佐之。十八年(644),因受薛延陀侵犯,部众相率离散,复请迁部于胜、夏二州间,本人轻骑赴京,愿留宿卫,授右武卫将军。次年,随太宗东征高丽,中流矢,太宗亲为吮血,传为佳话。同年卒于京师,追赠兵部尚书、夏州都督,陪葬昭陵。

猜你喜欢

  • ?头

    元朝大臣。又译歪头。蒙古许兀慎氏。太师月赤察儿第三子。自6岁侍太子真金之孙海山(武宗)。成宗大德三年(1299),从海山出镇西北,抚军康孩山(今杭爱山)。十一年,海山即位后,奉命侍汗弟皇太子爱育黎拔力

  • 布朗语音译。云南勐海布朗族男女青年的成年礼。15岁左右即达成丁年龄。成年礼在夜间举行。当夜幕降临时,到成丁年龄的男青年群至达成丁年龄的女青年聚会的火塘边。姑娘们分别与自己爱慕的男青年交谈。接着用一种名

  • 徒何州

    见“徒河州”(1892页)。

  • 洛桑坚赞

    见“嘉木样谢贝多吉”(2432页)。

  • 氏族

    以血缘亲属为基础结成的非性关系集团。亦称氏族公社。为原始社会基本的社会组织之一。萌芽于旧石器时代中期,形成于晚期。当时自然条件恶劣,人类为获取生活资料,须组成更稳定强大的社会集体。在自然选择和谋生需要

  • 昔木土脑儿

    古地名。见“昔木土脑儿之战”(1346页)。

  • 南甸宣抚司

    明代傣族土司名。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置南甸路军民总管府,南甸之名自此始,意即“腾冲府南部之郊”。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为南甸府。永乐十一年(1413),降为州。宣德三年(1428),麓川

  • 富楼沙

    见“配夏哇”(1813页)。

  • 长龄

    1758—1838清朝将领。蒙古正白旗人。萨尔图克氏。字懋亭。尚书纳延泰子。乾隆三十八年(1773),由翻译生员捐纳笔帖式,擢军机章京,调理藩院主事。四十九年(1784),随钦差大臣阿桂镇压甘肃田五领

  • 保安语

    我国保安族使用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布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乡的干河滩、大墩和刘集乡的高李家等地。此外,居住于青海省同仁县年都手、郭麻日、尕洒日、保安下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