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失帖木儿

阿失帖木儿

①(1250—1309)元朝大臣。畏兀儿人。祖籍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武都王※孟速思之子。史称其“性聪强,能传家学”。至元二十四年(1287),从征叛王乃颜,以功,授枢密院都事。被徽仁裕圣皇后召入内廷教皇孙铁穆耳(成宗)及甘麻刺(晋王)字书。二十九年(1292),迁枢密院断事官。大德二年(1298),迁翰林侍读学士。复受命以字学授海山(武宗)。累擢翰林学士、正议大夫。武宗即位,以师恩特拜荣禄大夫、大司徒、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未几,加金紫光禄大夫,领太常礼仪院使。卒,赠太师,追封武都王,谥忠简。②(?—1478)明代瓦刺贵族首领,又译斡失帖木儿、斡失帖木儿·达尔罕·诺颜。也先汗次子(一说为孙),或谓即准噶尔始祖额斯墨特达尔汉诺颜。景泰四年(1453),其父称汗后,被封为太师。天顺、成化年间,率部众驻居漠北,辖地东自克鲁伦河中上游,西至额尔齐斯河上游的广大地区。多次遣使向明廷朝贡,部属受封爵者凡50余人。屡与东蒙古封建主毛里孩等争战,曾败孛罗乃王,迫使毛里孩久居河套,不敢渡河而北,其势颇强。成化五年(1469),部下作乱,拜亦撒哈平章等率众驻牧哈密。实力有所衰弱。一说曾率军西征,兵抵锡尔河,号称“奄擅汗”。

猜你喜欢

  • 乌舍尔

    见“乌守尔”(334页)。

  • 木郎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穆伦卫。嘉靖(1522—1566)间设。《满洲源流考》将此卫与永乐四年(1406)所设麦兰河卫、永乐五年正月所设木兰河卫均称作穆伦河卫。

  • 卓生

    旧时基诺族村社的长老之一。基诺族音译。被视为“寨母”,与另一名长老※“卓巴” (寨父)共同管理村社。

  • 阿旺曲丹

    1677—1751清代西藏地方高僧。藏族。为西藏热振寺一世(一作六世)呼图克图。亦称脣徵阿齐图诺门罕,为出任掌办商上事务四大呼图克图之一。生于青海黄河南岸尖扎噶摩浦地方。康熙二十六年(1687),于青

  • 休屠各

    即“屠各”(2133页)。

  • 赞哈

    傣语音译,又作章哈,意为“能歌善唱者”。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民间男女歌手,傣族文学的继承、传播和创新者。一般不脱离生产。民间每遇节庆或重大活动,均请其演唱。平时夜间也在各村寨自发进行演唱。内容包括傣族社会

  • 西域长史

    官名。东汉安帝延光二年(123),以北匈奴挟车师入侵河西,纳敦煌太守张珰之策,以班勇为西域长史,将兵500屯柳中城(今新疆鄯善县西南鲁克沁)。行都护事,羁縻西域,抗击匈奴。魏、晋与前凉时均设此官,治海

  • 额贝都拉

    ?—1709清代新疆哈密伯克。又译厄碑都拉,额贝杜拉。维吾尔族。号达尔汉伯克。初隶准噶尔部。康熙三十一年(1692),以理藩院员外郎马迪出使策妄阿拉布坦途经哈密,为罗卜藏额琳沁等杀害,从众避入哈密,派

  • 绕家

    古族名。又称夭家。名称始见于元代。元末明初曾爆发多次反封建统治的农民斗争。主要分布在黔东南及黔南地区,与苗、布依等民族杂居。近代仅在都匀和麻江等地分散居住。自称“育”,语言接近麻江一带的苗语。严格遵守

  • 米泼

    见“人役税”(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