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思哈尼哈番

阿思哈尼哈番

满语音译。清代八旗满洲、蒙古、汉军中勋臣封爵之一。分三等。后金天命五年(1620),分世爵之一—副将为三等。天聪八年(1634),遵满洲旧俗,统改八旗官爵汉名为满名,以一、二、三等副将对等改称为一、二、三等梅勒章京。清顺治四年定:梅勒章京等“职”,皆管兵官衔,授此等“官”者即照此等衔称之;其世爵一、二、三等梅勒章京,对等改称为一、二、三等阿思哈尼哈番。自此,官称、爵名始有明显区别。雍正(1723—1735)间,承袭此爵者须造送《袭爵家谱》,备供存查。乾隆元年(1736)定,在原立公、侯、伯之下,加立子、男等爵以从古制,遂以一、二、三等阿思哈尼哈番对等改称汉名一、二、三等男爵,皆正二品。此外,顺治八年(1651)又定,未入旗汉人授为一等阿思哈尼哈番者,改称外卫都指挥副使,正二品;其二等者,称为外卫都指挥同知,从二品;三等者,称为外卫都指挥副同知,亦从二品。寻俱废之,绿营汉官于是无世职。

猜你喜欢

  • 参见“设”(923页)。

  • 火者

    见“忽察”(1486页)。

  • 杨洪

    ?—1451明代将领。字宗道。六合人。一说为苗族。祖父杨璟政以功为汉中百户。父杨璟战死灵壁,嗣职,调开平。宣德四年(1429),随军北征,至斡难河(今鄂嫩河),以精骑专巡塞上。善骑射,机智敏捷,以智勇

  • 孟密宣抚司

    明代傣族土司名。成化二十年(1484),析木邦地置孟密安抚司。万历十三年(1585),升为宣抚司。据《天启滇志》载:成化(1465—1487)间,夷目思歪据宝井叛,木邦占夺其地,都御史程宗奏设猛密安抚

  • 城塔村古城

    西夏遗址。地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达拉特旗东胜县东哈什拉沟北侧。城呈长方形,长490米,宽436米,现仅存东南角残墙。出土文物有宋、金时期铜钱,残砚、陶瓷片等。该城属西夏版图,为西夏后期城堡遗址。

  • 李倬云

    清初白族学者和诗人。字瑶峰。云南鹤庆州(今鹤庆县)人。自幼勤勉,博览群书,工古文,善赋诗。康熙四十七年(1708)中举,选学正。五十三年(1714),与佟镇、邹启孟共修纂《鹤庆府志》26卷,并收录其诗

  • 昌术

    见“耶律合柱”(1310页)。

  • 叶尔羌

    见“莎车”(1827页)。

  • 北院王

    西夏诸王位之一。位在第二。西夏文《官阶封号表》中在师位、中书位、枢密位之上。参见“官阶封号表”(1532页)。

  • 天全六番招讨司

    明代四川土司名。洪武六年(1373)十二月,合天全、六番二招讨司置。秩从五品。治所在今四川天全。初,以前土官高英、杨藏卜为正、副招讨。是年,高英遣子敬严等入朝贡方物,洪武帝赐以文绮、龙衣等。二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