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沙

阿沙

①元朝官员,唐兀人。肃州(今甘肃酒泉市)人,本西夏肃州望族举立沙子,夏末以城献成吉思汗,并随军征讨,以父功授肃州路也可达鲁花赤。宪宗时赐虎符,世祖升昭武大将军,迁甘肃等处宣慰使,并统领唐兀军。中统二年(1261),被遣赴甘肃等处赈抚贫民。有子,长刺麻朵儿只,次管固儿加哥,后历代世袭肃州为官。 ②明代瓦刺贵族首领。又作阿沙赤、阿塞太师、阿木克太师。出身于绰罗斯家族。※也先汗孙,※阿失帖木儿子。成化二十二年(1486),兄克舍死后,侄养罕王继太师信。他也被部下拥为阿木克太师(意为“统辖一切的太师”,或“最高太师”),占据察罕、阿剌帖儿等地(可能在札布汗河流域南)。其部称大瓦刺(一说即额鲁特部)。与季弟阿力古多有隙,相互攻战。弘治九年(1496),达延汗乘机袭之。后其部众逐渐西徙。 ③怒语音译。过去云南省怒江福贡县怒族对家族公社头人的称呼(碧江县怒族称“斯欧佳”)。每个家族公社1—2个不等,一般由办事能力强,为人公正和能说会道的长者担任,大多是不经过选举而自然形成的,非世袭,其职能主要是负责处理家族内的公共事务和调解家族内部及族与族之间的纠纷,有些还兼作家族内的巫师,主持各种宗教祭祀活动。无绝对权力,若办事不公正,便被群众遗弃,平常与大家一样参加劳动,没有任何经济特权,但在族人中大多有较高威信。国民党进入怒江后,许多被委任为保、甲长,失去了原有的性质和作用。

猜你喜欢

  • 眩人

    汉代对幻术家(魔术师)的称谓。又作善眩人、幻人。吐火、吞刀、自缚自解、屠人、截马之术无一不能。多流行于西域条支、犁轩等地。汉武帝元封年间(公元前110—前105),安息曾“以大鸟卵及犁轩善眩人献于汉。

  • 户下甲

    清代八旗内奴仆披甲者之称。康熙以前,※户下人可选充马甲,亦可升补他兵。康熙四十年(1701)定,内务府满洲佐领下,各准许户下人选充马甲50名;内管领下选充15名。自雍正起规定,除奉特旨选赴军前外,不准

  • 乃东

    地名。藏语音译,意为“象鼻山尖”。元、明时称乃乌东孜。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雅鲁藏布江南岸,属山南地区。原西藏地方政府设乃东宗,1960年改为乃东县。为西藏历史上要地之一。唐文成公主入吐蕃后,夏季居此避

  • 马科雷事件

    光绪十年(1884),英印政府派秘书马科雷领兵从锡金闯入后藏岗巴宗所辖之甲岗地方(地近扎什伦布寺),欲与该地方藏官直接谈判通商,被西藏地方当局识破,拒绝。再派马科雷从海道赴北京,以《烟台条约》中规定英

  • 土观·罗桑却吉尼玛

    1737—1802青海佑宁寺(郭隆寺)土观三世活佛(一说为二世)。生于凉州彭措隆巴。旺久杰之子。经章嘉在此确认为土观活佛转世。初随阿旺格来嘉措出家受沙弥戒。乾隆十二年(1747),随松巴堪布学法。十四

  • 德康巴·罗桑拉丹

    1683—1766清代青海夏琼寺高僧。藏族。生于阿米吉白山赛康静修院附近之采尔甫。10岁从大禅师根敦德勒受戒出家。康熙三十五年(1696),入夏琼寺讲经院,聆听圣哲热洛巴讲授教程。18岁于塔尔寺立宗辩

  • 广惠司

    元朝掌管医药事务的官署。掌修治御用回回药物及和剂,治疗诸宿卫士及在京孤寒者。正三品。至元七年(1270)始置提举2员。后定置司卿4员,少卿、司丞各2员,经历、知事、照磨各1员。至元二十九年(1292)

  • 汉烈宗

    见“刘聪”(860页)。

  • 石国

    西域古国名。又作柘支、柘折、者舌、赭时。昭武九姓国之一。位于药杀水(今锡尔河)一带。都城方10余里。国有粟、麦,多良马。俗善战。隋大业五年(609),遣使贡献。6世纪中叶隶属突厥。显庆三年(658),

  • 兵兔

    见“丙兔”(4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