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鲁丁
见“玉元鼎”(475页)。
见“玉元鼎”(475页)。
阿刺伯语音译,一译“格的木”,意为“古老”、“陈旧”。伊斯兰教派别之一。指明末清初伊斯兰教门宦新派传入回族以后,仍保持伊斯兰教传入时期的宗教仪式和基本功课的派别,故称,或称老教、清真古教、遵古教等。该
见“毗伽可汗”(1649页)。
①湖泊名。共有7小湖,汉名七星潭。蒙古语称“七”为“多伦”,称“湖”为“诺尔”,故名。一作多伦泊。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北上都河西岸。 ②厅名。元上都路故地。明为开平卫。辖境相当今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及
?—757唐代著名蕃将。出身突骑施哥舒部,父哥道元为安西都护将军,赤水军使,世居安西。天宝六年(747),御吐蕃有功,擢右武卫员外将军,充陇右节度副使、关西兵马使、河源军使。八年(749),在青海积石
珞巴族部落名。门巴人又称之为“珞嘎”,意为“白珞巴”,藏族称之为“卡珞”。多由※米古巴部落分衍而成,部分人还带有门巴族、藏族血统。分布在西藏墨脱县加热萨和旁辛两区,信喇嘛教,穿藏装,讲藏语康方言,生活
见“阿票”(1197页)。
清代四川沃克什土司。藏族。其祖于顺治十五年(1658)归附,受封为沃日灌顶净慈妙国师。乾隆二十年(1755),本人被封为沃日安抚使。二十九年(1764)以土兵随军征大小金川,赏戴花翎六品顶戴,易沃日为
?—335十六国时期后赵王子。上党武乡(治今山西榆社县西北社城)人。羯族。开国主※石勒幼子。后赵太和三年(330),父行皇帝事,封辅国将军、南阳王。奉命镇守廪丘(治今山东郓城县西北)。延熙元年(333
中国伊斯兰教古寺。寺址在甘肃省临夏市西北。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是在大拱北门宦教派的创始人祁静一(1656—1719)的墓园基础上,逐步扩大建成。民国初曾遭兵燹,古物古画被毁,后逐渐恢复。
见“张堡城”(11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