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高禾

高禾

?—1872

清咸丰年间苗族起义首领。贵州台拱(今台江)人。苗族。咸丰元年至三年(1851—1853),台拱地区连遭水、旱、虫灾,粮食歉收,而租赋不减,激起苗民不满。三年,与苗民※九松率台拱、黎平、古州(今榕江)都匀、八寨(今丹寨)等地苗民掀起抗粮斗争。坚持达半年之久,后遭胡林翼所统清军及当地地主武装镇压。五年,与九松等又参加※张秀眉等领导的起义军,继续反抗清廷官吏及地主的剥削压迫。同治十一年(1872),被俘遇害。

猜你喜欢

  • 长寿王

    高句骊国第20世王巨连(《魏书》称“琏”)的谥号。巨琏于晋安帝义熙九年(413,一作八年)继位,即位后第15年(427),将高句丽王都由今中国吉林省集安县迁至今朝鲜平壤市。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五年(491

  • 开兴

    金哀宗完颜守绪年号。1232年正月—四月,凡4月。

  • 库页岛

    岛屿名。以住民为名。又作窟说、苦兀、兀列、苦夷、库叶、库野、额里野、野合也、黑龙屿、大长岛等。位于黑龙江口外与鄂霍次克海间。是我国最早发现,并管辖的岛屿。辖境东西300—400里或100-200里不等

  • 拉瓦

    藏语音译,又称“德窝”或“然德”。旧时四川阿坝藏族牧区临时被雇佣的短工。雇主一般为牧主或比较富裕的牧民。被雇者主要从事割草、剪毛、揉皮子、赶毡等工作,由雇主供给伙食,并根据不同工种给予一定数量的酥油作

  • 苗金虫

    明正统年间苗民暴动首领之一。参见“苗总牌”(1336页)。

  • 秋狝

    畋猎。古有春蒐、夏苗、秋狝、冬狩之分。清代沿袭古制以三秋畋猎称此。木兰秋围是其典型,最为注重,以为国典。凡臣属皆编入“围班”,轮年赴应,每举以20日为率,岁耗银以几十万计,意在使八旗官兵肄武习劳,演练

  • 割路田

    明清时壮族、布依族土司统治区域的田地名称之一。流行于桂西及黔西南罗甸、望谟、安龙、贞丰等地。由土官授与其境内土民耕作。耕者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不得转让典卖。耕作期间,收获归耕者所有,不需缴公粮,但

  • 锡伯八屯

    清代新疆锡伯族聚居单位。乾隆二十九年(1764),清政府为加强伊犁边防,自盛京(今沈阳)移锡伯族千余名官兵及其眷属,至新疆伊犁河南岸驻屯,计口授田,使自耕自食。以所部分八旗,每旗设一屯,故称“八屯”。

  • 阿尔拉山卫

    见“阿剌山卫”(1226页)。

  • 奥边

    珞巴族对借债户的称谓。亦作纳觉。珞巴语音译,意为“送还”、“酬谢”。其因天灾人祸、宗教祭祀等陷于入不敷出而举债。一般以等价物偿还,也有以工抵债而充当佣工,并有少数遂成长工,但无人身依附关系,其等级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