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人物>丁晏

丁晏

【生卒】:1794——1875

字柘堂。江苏山阳(今淮安)人。道光举人。研究经学,推崇汉郑玄。但不抨击宋儒。认为汉儒正诂、宋儒析理、二者不可偏废。著有《尚书余论》、《禹贡集释》、《毛郑诗释》、《郑氏诗谱考正》、《诗考补注、补遗》、《三礼释注》、《周易述传》、《孝经述注》等四十种,共一百三十六卷,已刊者为《颐志斋丛书》。注重经世之学,于货币、禁烟,皆有议论。在籍时办堤工、司赈务、浚疏市河、开通文渠;太平天国运动时,主持淮安团练事务;击败捻年,官由侍读衔内阁中书加三品衔。光绪元年卒。


【生卒】:1794—1875

【介绍】:

清江苏山阳人,字俭卿,一字柘堂。道光元年举人。咸丰年间以在籍办团练,由内阁中书加三品衔。治经学以汉儒传注为宗,而不废宋儒之说。生平校订著述书籍极多,有《毛郑诗释》、《三礼释注》、《周易述传》、《颐志斋文集》等共四十七种,已刊者汇刻为《颐志斋丛书》。


【生卒】:1794—1875

【介绍】:

清江苏山阳人,字俭卿,一字柘堂。道光元年举人。咸丰年间以在籍办团练,由内阁中书加三品衔。治经学以汉儒传注为宗,而不废宋儒之说。生平校订著述书籍极多,有《毛郑诗释》、《三礼释注》、《周易述传》、《颐志斋文集》等共四十七种,已刊者汇刻为《颐志斋丛书》。


猜你喜欢

  • 杨善

    【生卒】:1384—1458【介绍】:明顺天大兴人,字思敬。朱棣起兵,以守城有劳,永乐初为鸿胪寺序班。正统时累擢至礼部左侍郎。土木之变后,使也先迎还英宗。善无学术,惟以应对便捷见长。后与石亨、曹吉祥勾

  • 沈攸

    【介绍】:宋真州扬子人,字子宜。高宗建炎三年,摄扬子主簿。时有邵青者聚众犯真州,挺身拒之于北门,战死。

  • 张后觉

    【生卒】:1503—1578【介绍】:明山东茌平人,字志仁,号弘山。早岁闻良知之说,即精思力践,偕同志讲习,后师事王守仁再传弟子徐樾。以岁贡生官华阴训导。致仕归,建愿学书院,以亲贤讲学为事。有《弘山集

  • 郑符

    【介绍】:唐人,字梦复。官校书郎。常与段成式、张希复联句作诗。

  • 王时柯

    字敷英,万安(今属江西)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授行人。嘉靖三年(1524)官御史。上疏建议宽恕薛蕙等人而听从席书,方献夫辞职,授于张璁、桂萼别任,违帝意受责。不久,伏阙争“大礼”,再受杖,革

  • 李序

    【介绍】:元婺州东阳人,字仲伦。许谦弟子。为文以《左》、《国》、《史》、《汉》为标格,唐宋以下勿论。隐东白山,与陈樵相倡和。

  • 沈瑀

    【生卒】:451~509【介绍】:南朝梁吴兴武康人,字伯瑜。仕齐,为竟陵王府行参军、领扬州部传从事。萧衍(梁武帝)起兵,说陈伯之降。梁武帝即位,为尚书右丞。出为馀姚令,镇压豪族数百家,自是豪强屏迹,百

  • 耶律滑哥

    【生卒】:?—914【介绍】:契丹迭刺部人,字斯懒。耶律释鲁子,耶律阿保机堂弟。通其父妾,恐事露,与萧台哂等共害其父,而归罪于台哂。阿保机为可汗,授以惕隐。后参与诸弟之乱,处死。

  • 逢同

    姓逢,名同。越国大夫。越王勾践与吴媾和后,经七年准备,拟出兵伐吴,他谏止勾践,并建议采用结齐、亲楚、附晋,厚吴王以麻痹其志的策略,待齐、楚、晋三国与吴为敌,再承其弊而攻之。后又定计与吴太宰伯嚭,谮杀吴

  • 郑懋中

    【介绍】:明福建晋江人,名馞,以字行。景泰中以乡荐擢程乡县令,治尚礼义,不重法律,受民爱戴。程乡读书人少,乃为建学校,并亲为生徒讲解,始有登进士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