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人物>俞充

俞充

【生卒】:1033—1081

【介绍】:

宋明州鄞县人,字公达。俞伟从子。仁宗嘉祐四年进士。神宗熙宁中为都水丞,提举沿汴淤泥溉田,为上腴者八万顷。迁成都路转运使,上十策御戎。加集贤殿撰。提举市易,岁登课百四十万,拒受赐钱。擢天章阁待制、知庆州,善治军,严约束。王珪荐充帅边,欲以遏司马光之入,充亦知帝有用兵意,屡倡请西征,陈攻讨之略。未及行,暴卒。有《奏议》、《边说》。


字公达,明州鄞(今浙江宁波)人。第进士。熙宁中,为都水丞。迁检正中书户房,加集贤校理、淮南转运副使,授成都路转运使。茂州羌扰边,上御边十策。擢天章阁待制、知庆州。庆阳兵骄,充严加约束;对病苦者,抚慰劳饷;对死不能葬者,出私财以助其丧:兵卒畏威怀惠,病亡。


【生卒】:1033—1081

【介绍】:

宋明州鄞县人,字公达。俞伟从子。仁宗嘉祐四年进士。神宗熙宁中为都水丞,提举沿汴淤泥溉田,为上腴者八万顷。迁成都路转运使,上十策御戎。加集贤殿撰。提举市易,岁登课百四十万,拒受赐钱。擢天章阁待制、知庆州,善治军,严约束。王珪荐充帅边,欲以遏司马光之入,充亦知帝有用兵意,屡倡请西征,陈攻讨之略。未及行,暴卒。有《奏议》、《边说》。


猜你喜欢

  • 宋温舒

    湜叔。登进士第。累官至职方员郎,与其兄温故皆有名,后知耀州。有三子:沆、澥、涛。

  • 萧颖胄

    【生卒】:462—501【介绍】:南朝齐南兰陵人,字云长。萧赤斧子。起家秘书郎。袭爵南丰伯。萧鸾(明帝)废海陵王自立,颖胄不为同异。明帝建武中,引颖胄预功,封侯,为持节,督南兖徐青冀五州诸军事、南兖州

  • 黄鼎

    【生卒】:1814—1876【介绍】:清四川崇庆人,字彝封。诸生。同治间办团练,旋改编为彝字营,后号彝军。随刘蓉拒太平军、捻军。后随左宗棠破金积堡。战后驻防陕北,被部下刺死。

  • 姚居敬

    【介绍】:元济宁路钜野人。由工部主事迁江浙行省都事,升两淮转运副使,历江西行省理问、浙江宪佥,仁宗延祐五年除南台都事。

  • 刘延朗

    宋州虞城(今属河南)人。后唐末帝镇河中,他被任为军城马步都虞候,后又任凤翔镇孔目吏,被视为心腹。清泰年间,除宜徽北院使、副枢密使;专断朝政,以贿赂多少而升降官吏。后唐灭亡,被晋兵所杀。(,参见《新五代

  • 鲜于文宗

    南朝齐人,祖籍渔阳(今北京密云)。年七岁丧父。父以种芋时亡,自后每年种芋时,对芋哭泣,终身如此。【介绍】:西汉渔阳人。七岁丧父。以父种芋时节死亡,每年值此时节,即对芋呜咽而哭,终身如此。

  • 孔稚珪

    【生卒】:447—501【介绍】:名或作珪。南朝齐会稽山阴入,字德璋。孔灵产子。好学有美誉。太守王僧虔引为主簿,仕宋为尚书殿中郎。后为萧道成(齐高帝)记室参军,与江淹对掌辞笔。入齐,历官廷尉、御史中丞

  • 史起

    战国时人。仕于魏,魏襄王时任邺令。他在西门豹兴修水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修水利工程,引漳水溉田,使农业生产得到发展,当地人民歌颂他为“贤令”。【介绍】:战国时魏国人。襄王时任邺令。引漳水灌溉邺田,河内富

  • 秦力山

    【生卒】:1877—1906【介绍】:清末湖南长沙人,原名鼎彝,别名遁公、巩黄,字力山。在长沙时务学堂学习时,参加南学会。戊戌变法后留亡日本,任《清议报》笔政。光绪二十六年赴天津联系义和团,不果,后又

  • 富宗

    【介绍】:东汉人。尝任陈留太守。性奢靡,器物车服多不中节。功曹虞延谏而不听。后因侈纵被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