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司马懿

司马懿

【生卒】:179-251

字仲达,河内温县(今属河南)人。出身士族。初曹操征辟为文学掾,转丞相主簿,力主屯田。魏文帝时,迁抚军将军、录尚书事。文帝死,受遗诏辅佐明帝。太和四年(230),加大都督、假黄钺,领兵伐蜀,次年拒战诸葛亮。景初二年(238),领兵伐辽,斩公孙渊,平辽。明帝死,与曹爽受命辅太子芳。嘉平元年(249),趁齐王芳祭高平陵,在洛阳发动政变,尽杀曹爽及其党羽,自为丞相,独揽曹魏大权。嘉平三年,平定王凌叛乱。病死。其孙司马炎称帝,追尊宣皇帝,庙号高祖。(一,)


【生卒】:179—251

【介绍】:

三国魏河内温人,字仲达。出身士族。东汉末曹操为丞相,辟为文学掾,迁黄门侍郎,转主簿。从讨张鲁孙权。每与大谋,辄有奇策。曹丕为太子时,任太子中庶子,得信重。曹丕即帝位,封河津亭侯,转丞相长史。魏明帝即位,改封舞阳侯,任大将军,镇宛,平孟达之叛,三次率军与蜀诸葛亮对抗。齐王曹芳即位,与曹爽同受遗诏辅政,迁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嘉平元年,乘爽从帝谒高平陵之际,杀之,为丞相,专擅朝政。死后,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专权。孙司马炎代魏称帝,建晋朝,追尊为宣帝。


【生卒】:179—251

【介绍】:

三国魏河内温人,字仲达。出身士族。东汉末曹操为丞相,辟为文学掾,迁黄门侍郎,转主簿。从讨张鲁孙权。每与大谋,辄有奇策。曹丕为太子时,任太子中庶子,得信重。曹丕即帝位,封河津亭侯,转丞相长史。魏明帝即位,改封舞阳侯,任大将军,镇宛,平孟达之叛,三次率军与蜀诸葛亮对抗。齐王曹芳即位,与曹爽同受遗诏辅政,迁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嘉平元年,乘爽从帝谒高平陵之际,杀之,为丞相,专擅朝政。死后,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专权。孙司马炎代魏称帝,建晋朝,追尊为宣帝。


【生卒】:179—251

【介绍】:

三国魏河内温人,字仲达。出身士族。东汉末曹操为丞相,辟为文学掾,迁黄门侍郎,转主簿。从讨张鲁孙权。每与大谋,辄有奇策。曹丕为太子时,任太子中庶子,得信重。曹丕即帝位,封河津亭侯,转丞相长史。魏明帝即位,改封舞阳侯,任大将军,镇宛,平孟达之叛,三次率军与蜀诸葛亮对抗。齐王曹芳即位,与曹爽同受遗诏辅政,迁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嘉平元年,乘爽从帝谒高平陵之际,杀之,为丞相,专擅朝政。死后,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专权。孙司马炎代魏称帝,建晋朝,追尊为宣帝。


猜你喜欢

  • 李恂

    宪宗子。长庆年间封沔王。(,参见《新唐书》)

  • 林永升

    【生卒】:1855——1894福建侯官(今福州)人。福建船政学堂肄业,再出洋留学,先后充船政学堂教习,历官都司、署北洋海军左翼左营副将、总兵。从平朝鲜内乱;赴德国接回代造之经远号快船。光绪二十年,任经

  • 李璥

    【生卒】:?-736初名滔,玄宗子。开元时封汴王。(,参见《新唐书》)

  • 包溥

    【介绍】:明浙江鄞县人,字民敬。弘治三年进士,授新泰知县,凡六年,政成民安,升南京监察御史,以风裁称。转泉州知府。及死,唯遗图书数卷、敝衣数箧,人称包孝廉。

  • 张汤

    【生卒】:?—前115【介绍】:西汉京兆杜陵人。习律令,初为长安吏。与周阳侯赵兼交友,后为宁成掾,调茂陵尉。田蚡为丞相,荐补侍御史,以治陈皇后巫蛊狱及淮南王、衡山王谋反事,累迁太中大夫。曾与赵禹定诸律

  • 吴肃公

    【介绍】:清安徽宣城人,字雨若,号晴嵒,又号街南。有《诗问》、《读礼问》、《明语林》、《广祀典仪》、《街南文集》等。

  • 富勒明额

    【生卒】:?—1903【介绍】:清满洲镶白旗人,古城驻防。同治间,以功擢防御。以解敦煌围,赐勇号,充古城协领。光绪间,授伊犁副都统,署将军,徙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

  • 张宣

    【介绍】:五代时人,字致用。仕吴。累迁诸军都虞候,徙左街使,终武昌军节度使,皆以严酷为理。置地室以鞠罪人,罪无问大小,入之则无全活。久之境内大治,道不拾遗。南唐昇元中卒。

  • 皮璨

    【介绍】:名或作文璨。五代时襄阳人。皮光业子。仕吴越,为元帅府判官。有《鹿门家钞诗咏》。

  • 朱应登

    【生卒】:1477——1527字升之。宝应(今属江苏)人。善诗文,与顾璘等称四大家。弘治进士。官云南参政。恃才傲物,中流言,罢官归。【生卒】:1477—1526【介绍】:明扬州府宝应人,字升之,号凌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