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吕端

吕端

【生卒】:935—1000

【介绍】:

宋幽州安次人,字易直。吕馀庆弟。以荫补官。后周时为著作佐郎、直史馆。入宋,历知成都府。太宗时累拜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至道元年拜相。为政识大体,以清简为务。太宗称其“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太宗死,力主太子继位,真宗乃得立。加右仆射、监修国史。以疾免相。卒谥正惠。


【生卒】:935——1000

字易直,幽州安次(今属河北)人。以荫补官。仕后周,官至直史馆。宋初,历知成都府、开封府判官、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等。至道初,拜相。奏请勿杀李继迁母,以招抚西夏。太宗死,内侍王继恩、参知政事李昌龄及知制诰胡旦谋立楚王元佐,端临危不乱,以计请皇太子嗣位,真宗乃得立。加右仆射,监修国史,以疾拜太子太保,罢相。卒,赠司空,谥正惠。


【生卒】:935—1000

【介绍】:

宋幽州安次人,字易直。吕馀庆弟。以荫补官。后周时为著作佐郎、直史馆。入宋,历知成都府。太宗时累拜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至道元年拜相。为政识大体,以清简为务。太宗称其“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太宗死,力主太子继位,真宗乃得立。加右仆射、监修国史。以疾免相。卒谥正惠。


【生卒】:935——1000

字易直,幽州安次(今属河北)人。以荫补官。仕后周,官至直史馆。宋初,历知成都府、开封府判官、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等。至道初,拜相。奏请勿杀李继迁母,以招抚西夏。太宗死,内侍王继恩、参知政事李昌龄及知制诰胡旦谋立楚王元佐,端临危不乱,以计请皇太子嗣位,真宗乃得立。加右仆射,监修国史,以疾拜太子太保,罢相。卒,赠司空,谥正惠。


【生卒】:935—1000

【介绍】:

宋幽州安次人,字易直。吕馀庆弟。以荫补官。后周时为著作佐郎、直史馆。入宋,历知成都府。太宗时累拜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至道元年拜相。为政识大体,以清简为务。太宗称其“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太宗死,力主太子继位,真宗乃得立。加右仆射、监修国史。以疾免相。卒谥正惠。


猜你喜欢

  • 邓棨

    【生卒】:?——1449字孟扩,南城(今属江西)人。永乐末年进士。授监察御史,巡按苏松诸府。宣德十年(1435)因推荐任陕西按察使。正统十年(1445)任右副都御史。随从英宗北征,死于土木堡之役。赠右

  • 韩友

    【生卒】:?—313【介绍】:西晋庐江舒人,字景先。明《易》,师会稽伍振。善占卜,能图宅相冢,行厌胜之术。晋惠帝元康六年举贤良。司马睿南渡,以为广武将军。

  • 杜曾

    新野(今属河南)人。少骁勇绝人,初为新野王司马歆镇南参军,历华容令、南蛮司马。凡有战斗,总是冲锋陷阵,勇冠三军。时胡亢自号楚公,据竟陵反晋,曾火并胡亢军,自号南中郎将、竟陵太守。击败陶侃、王廙军,与王

  • 汤道衡

    【介绍】:明镇江府丹阳人,字平子。汤三才子。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历南昌、东昌知府,有吏才。崇祯中,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有《礼记纂注》。

  • 龚景瀚

    【生卒】:1747——1802字海峰。福建闽县(今福州)人。龚一发之子。乾隆中期进士。历官甘肃中卫、平凉知县,固原、邠州知州,庆阳,兰州知府。浚治中卫七星、常乐、镇静诸渠,重修红柳沟环洞及减水各闸,灌

  • 陆青

    【介绍】:宋人。光宗绍熙间,画院待诏。师李唐作山水,得其笔法。用墨清秀简易。

  • 萧坚

    【生卒】:?—549【介绍】:南朝梁南兰陵人,字长白。萧纶子。梁武帝大同初,封汝南侯。能草隶,性庸短。侯景围城,屯太阳门,终日蒲饮,不抚军政。士咸愤怨。太清末,部属引景兵登楼,城陷被害。

  • 朱克正

    【介绍】:元徽州路休宁人,字平仲。登顺帝至正十一年进士第,授婺源州判官。

  • 王宗夔

    【介绍】:五代时人。王建假子。初隶建为亲校。唐昭宗乾宁三年,攻拔龙州,杀刺史田昉,有功。前蜀建国后,累官至兼中书令。与王宗弼等同受遗诏辅政。王衍立,封琅琊郡王。

  • 刘匡

    【生卒】:?-7宣帝五世孙,东平炀王刘云孙,严乡侯刘信子。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王莽为收揽人心,立炀帝王子开明为东平王,三年病死,又立开明之侄匡为东平王。公元7年,王莽为摄皇帝,东郡太守翟义与其父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