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吴伯宗

吴伯宗

名祐,金溪(今属江西)人。洪武四年(1371),廷试第一名。授礼部员外郎,与修《大明日历》,不归附胡惟庸党,被贬居凤阳。上书论时政,言惟庸专恣不法,不宜独任丞相,久任必为国家祸患。召回。出使安南,称帝意。授国子助教,命给皇太子讲授。改任翰林典籍。帝出十道题命写文章,他援笔立就,文词雅洁。授太常司丞,改任国子司业,皆推辞不受。违帝意。贬为金县教谕。未至,召为翰林检讨。十五年升武英殿大学士。次年,因弟荐举不实,降伯宗为检讨。对人温和宽厚,然刚正不阿。逾年,卒于宫。


【介绍】:

明江西金溪人,名祏,以字行。洪武四年初开科,廷试第一。授礼部员外郎,与修《大明日历》。以不附胡惟庸,坐事谪居凤阳。上书论时政,因言惟庸专恣。帝得奏召还,命使安南。历官武英殿大学士,后坐事降检讨。十七年又坐事谪云南卒。有《南宫》、《使交》、《成均》、《玉堂》四集。


山西稷山人。父母早丧。为寻两个弟弟,不畏强暴,历艰辛,先后在北京、宁古塔寻得。


猜你喜欢

  • 葛徵奇

    【介绍】:明杭州府海宁人,字无奇,号介龛。崇祯元年进士。官至光禄寺少卿。归游湖山间。有《芜园诗集》、《南园五先生集》。

  • 枚乘

    【生卒】:?—前140【介绍】:西汉临淮淮阴人,字叔。善辞赋。景帝时为吴王刘濞郎中。濞欲谋反,上书谏,不纳。遂去吴至梁,为梁孝王客。吴楚七国反时,再致书劝刘濞罢兵,以此知名。后景帝召为弘农都尉,以病去

  • 孙维龙

    【生卒】:?——1773字普田。寄籍宛平(今濒北京)。曾官安徽黟县知县,有惠政。乾隆中,充四川侯补知县。小金川土司复叛,被杀。

  • 王仪

    【介绍】:明顺天府文安人,字克敬,号肃庵。嘉靖二年进士。授灵璧知县,以能,调知嘉定。擢御史,巡按陕西、河南。劾奏辅国将军朱祐椋招亡命杀人等事,夺爵禁锢。旋任苏州知府,祐椋潜入都城诬陷,世宗喜其“建醮祈

  • 宣义昭

    【介绍】:明洪武中商州学正。时方草创,人未知学。义昭补缀经籍,亲授诸生句读。向学者渐众。

  • 饶天民

    【介绍】:明湖广崇阳人,字明先。嘉靖十四年进士。授中书舍人。选河南道御史。疏请祀薛瑄,增楚榜额。劾郭勋,议河套,被廷杖。寻按苏松,奏表节义,祀文天祥、泰伯,治澱山、吴淞诸水。后为凤阳知府,谪判合州。

  • 寇治

    【介绍】:北魏上谷人,字祖礼。寇臻子。与兄弟孝友敦睦。父母亡久,尚于其所处堂室设帏帐几杖,时节陈荐,列拜如仪。初为洛阳令,宣武帝末累迁为河州刺史、廷尉卿、金紫光禄大夫。后为都督,战殁于三。

  • 崔灵恩

    【介绍】:南朝梁清河东武城人。少笃学,遍习《五经》,尤精《三礼》、《三传》。初仕魏为太常博士。梁武帝天监十三年归梁,累迁步兵校尉,兼国子博士。性拙朴无文采,聚徒讲授,解经析理,听者常数百人,为京师旧儒

  • 赵苞

    【生卒】:?—177【介绍】:东汉甘陵东武城人,字威豪。举孝廉。灵帝熹平末迁辽西太守。从兄赵忠为十常侍之一,耻不与交。遣使迎母及妻子,值鲜卑入寇,途中被劫为人质,载以击郡。苞不顾而进战,悉摧破之,母妻

  • 皇甫真

    字楚季,安定朝那(今宁夏固原东南)人。有高才。初仕慕容廆为辽东国侍郎。慕容皝时,破石赵将麻秋有功,授奉车都尉。从慕容评攻取邺城,与慕容恪共受顾命辅佐慕容暐,累官至太尉、侍中。苻坚灭前燕,入苻秦,深得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