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崔光

崔光

【生卒】:451—523

【介绍】:

北魏东清河鄃人,字长仁,本名孝伯,孝文帝赐名光。少随父徙代。家贫,佣书为业。太和六年,任中书博士,转著作郎,参撰国书,甚为帝所知重。孝明帝在东宫,以为太子师傅。宣武帝时,为侍中,累迁中书监、右光禄大夫。宣武帝死,孝明帝即位,光以迎立功,封博平县公,迁至司徒。崇信佛教,曾为僧侣、朝贵讲《维摩诘经》、《十地经》。并为二经义疏。


【生卒】:451-523

本名孝伯,字长仁。东清河鄃(今山东高唐北)人。年十七被俘徙代。孝文帝太和初,为中书博士,以博学善为文得帝赏识。宜武帝末,位侍中、秘书监。拥立明帝,安抚内外俱有功,为灵太后信任。随时进退,不逆执政,崇信佛法,以学问见重于时。历位特进、领著作郎。数辞司徒、太保等官。卒。谥文宜公。(,参见《北史》)


【生卒】:451—523

【介绍】:

北魏东清河鄃人,字长仁,本名孝伯,孝文帝赐名光。少随父徙代。家贫,佣书为业。太和六年,任中书博士,转著作郎,参撰国书,甚为帝所知重。孝明帝在东宫,以为太子师傅。宣武帝时,为侍中,累迁中书监、右光禄大夫。宣武帝死,孝明帝即位,光以迎立功,封博平县公,迁至司徒。崇信佛教,曾为僧侣、朝贵讲《维摩诘经》、《十地经》。并为二经义疏。


【生卒】:451-523

本名孝伯,字长仁。东清河鄃(今山东高唐北)人。年十七被俘徙代。孝文帝太和初,为中书博士,以博学善为文得帝赏识。宜武帝末,位侍中、秘书监。拥立明帝,安抚内外俱有功,为灵太后信任。随时进退,不逆执政,崇信佛法,以学问见重于时。历位特进、领著作郎。数辞司徒、太保等官。卒。谥文宜公。(,参见《北史》)


【生卒】:451—523

【介绍】:

北魏东清河鄃人,字长仁,本名孝伯,孝文帝赐名光。少随父徙代。家贫,佣书为业。太和六年,任中书博士,转著作郎,参撰国书,甚为帝所知重。孝明帝在东宫,以为太子师傅。宣武帝时,为侍中,累迁中书监、右光禄大夫。宣武帝死,孝明帝即位,光以迎立功,封博平县公,迁至司徒。崇信佛教,曾为僧侣、朝贵讲《维摩诘经》、《十地经》。并为二经义疏。


猜你喜欢

  • 巩信

    【介绍】:元易州人。巩彦晖子。袭易州等处管军总把。世祖中统时,从攻李璮。至元间,从攻襄樊。又从伯颜灭宋。升管军千户,镇太平州。至元十六年,以疾辞。

  • 陈叔穆

    南朝陈人,字子和,陈宣帝第二十三子。至德元年(583)立为西阳王。陈亡入隋,卒于长安。(,参见《南史》)

  • 朱廉

    【介绍】:明初浙江义乌人,字伯清。幼力学,从黄潘学古文。李文忠镇严州,聘为钓台书院山长。洪武初召修《元史》,又征修日历,除翰林编修。迁楚王府右长史。辞归后,取《朱子语类》摘其精义,编为《理学纂言》。

  • 徐防

    字谒卿,沛国铚(今安徽宿州)人。少传家业,通经学。明帝时举孝廉。曾补尚书郎,典掌机要,以谨密称职。和帝时历拜司空、司徒。殇帝时迁太尉、参录尚书事。安帝时封龙乡侯。【介绍】:东汉沛国铚人,字谒卿。明帝永

  • 阮长之

    【生卒】:379—437【介绍】:南朝宋陈留尉氏人,字景茂,或作茂景,一字善业。十五丧父,哀感旁人。初为诸府参军,后拜武昌太守。宋文帝元嘉十一年,除临海太守,在官常拥败絮。为官清正,宋世言善政者皆称之

  • 朱载震

    【介绍】:清湖北潜江人,字悔人。官石泉知县,有循声。有《东浦集》。

  • 大延琳

    【生卒】:?—1030【介绍】:辽东京人。圣宗时,为东京舍利军详稳。太平九年八月起兵,辽东民众及南北女真人纷起响应。建国号兴辽,改元天庆。次年八月,辽遣兵马都总管萧孝穆率兵破东京城,被辽军俘杀。

  • 王行

    【生卒】:1331—1395【介绍】:元明间苏州府吴县人,字止仲,号淡如居士,又号半轩,亦号楮园。淹贯经史百家,议论踔厉。元末授徒齐门,与高启、徐贲、张羽等号为十友,又称十才子。富人沈万三延为家塾师。

  • 江旰

    字季。济阳*(今河南兰考东北)人。仕梁为给事黄门郎。北齐末被俘入邺城。用为太子家令,北齐亡,逃还建业。

  • 朱之弼

    【生卒】:1621—1687【介绍】:清顺天大兴人,字右君,号幼庵。顺治三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转工科。以敢言称,一年中四迁至户部侍郎。康熙间累官工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