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禹珪
【生卒】:960——1018
字天锡,张铎孙。略知书,有方略,幼事太宗于藩邸;及即位,补东西班承旨,改殿直,带御器械。以才勇擢居禁卫,殿前散祗候都虞候。历内殿直都虞候,知洺、瀛、霸诸州兼兵马钤辖等。景德间,与契丹通好,禹珪以才干著称,为真宗所选中,遂知石州,徙代、兖州,又移澶州,勤于治政,狱空无囚,连诏嘉奖。又亲率众塞口、治水有绩,拜洛州团练使,旋知广信军。天禧初,复为高阳关副都部署兼知瀛州。次年,召还,将授四厢之职,卒。
【生卒】:960——1018
字天锡,张铎孙。略知书,有方略,幼事太宗于藩邸;及即位,补东西班承旨,改殿直,带御器械。以才勇擢居禁卫,殿前散祗候都虞候。历内殿直都虞候,知洺、瀛、霸诸州兼兵马钤辖等。景德间,与契丹通好,禹珪以才干著称,为真宗所选中,遂知石州,徙代、兖州,又移澶州,勤于治政,狱空无囚,连诏嘉奖。又亲率众塞口、治水有绩,拜洛州团练使,旋知广信军。天禧初,复为高阳关副都部署兼知瀛州。次年,召还,将授四厢之职,卒。
塔察儿之子。1252年承袭父职为火儿赤,总管四万户蒙古军和汉军,攻南宋两淮。1258年在围攻襄阳、樊城战役中去世。
【介绍】:南朝宋平昌安丘人,字彦重。兄孟昶贵盛,不就征辟。昶死,起家为东阳太守,历侍中、仆射、太子詹事。卒官会稽太守。信佛,为谢灵运所轻,灵运尝谓曰:“得道应须慧业,丈人生天当在灵运前,成佛必在灵运后
历城(今属山东)人,与子汉仪先后乡举。清兵破城,父子守城力战死。【生卒】:?—1639【介绍】:明山东历城人,举人。崇祯十一年,清兵攻济南,化光与子刘汉仪守城,力战死。
【介绍】:清江苏吴县人,一说浙江杭州人,字顺卿,一作润卿。室名校词读画之斋。诸生。辨词韵、词律最精。工隶书,写意花卉,尤善写梅。有《翠薇花馆词》、《词林正韵》。
【介绍】:东晋江夏钟武人,字景则。李充从兄,卫夫人侄。以平隐著称。东晋初年,官至侍中。善楷隶。王羲之云:“李式平南之流,亦可比庾翼。”
【生卒】:1053—1115【介绍】:宋成都郫县人,字仲谋。真宗杨淑妃族孙。历知保定军、霸州,有惠政。徽宗崇宁三年,为河北沿边安抚使,知雄州,治兵积粟,契丹不敢犯。后以违诏贬秩,再迁洋州观察使,复为定
【生卒】:1249—1312【介绍】:元大都人,字周臣。世为司天官。世祖至元十三年授司天台提点。二十四年,从平乃颜有功,擢知秘书监,屡以天象示警,劝世祖诛桑哥。成宗大德七年与修《一统志》。
【生卒】:424—486字道玉,平原(今属山东)人。初为州主簿,宋孝武帝,明帝世屡著军功,累迁至辅国将军、徐州刺史。顺帝时,沈攸之反,他遣军宿卫京师。齐国建立,历都官尚书、光禄大夫。永明四年卒。(,参
南朝梁人,字茂镜,祖籍兰陵(今江苏常州市西北)。少博涉经史,善作文。齐为著作佐郎。入梁,历尚书金部郎、给事黄门侍郎。大同二年(536)武陵王为扬州刺史,召为长史,在职清白。渐迁至都官尚书,为武帝所重,
字实甫,闽(今福建福州)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改庶吉士,授刑科给事中。世宗时,历官吏科左给事中、都给事中。曾谏加兴献帝皇号。又列先朝直臣舒芬等二十人,请帝加恩以旌表其忠直,复请摘取圣贤格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