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胄
叔宝子。为光禄大夫。
叔宝子。为光禄大夫。
南朝宋时人,字宝孙,孝武帝第四子,出嗣安陆王刘叡。历都督郢州诸军事、郢州刺史。明帝时进号征南将军,改封江夏王。后与晋安王刘子勋谋反,被杀。
【生卒】:?-826始名寮,宪宗子。贞元封王,元和初进爵绛王。(,参见《新唐书》)
【生卒】:?—787【介绍】:唐人。代宗大历中曾贬居汉阳。德宗贞元初任淮西节度判官。三年,淮西留后吴少诚欲拒朝命,常与大将杨冀谋欲逐之,事泄,为少诚所杀。工诗,《中兴间气集》称其诗“虽未弘远,已入文流
道辅父。第进士,为太平州推官,以殿中丞通判广州。时,真宗东封,躬诣孔子祠,召对,授太常博士、知曲阜县。勖曾在广州,以清廉著称,及被召赴阙,蕃酋争持宝货以赠,皆拒收纳,加以抚慰。累迁秘书监、分司南京。后
【介绍】:清江苏上元人,字实生,号云卿。嘉庆十八年进士,授编修。累擢为广东盐运使,迁云南布政使,详察铜矿兴衰及铜政利弊,著《云南铜法志》。旋擢湖北巡抚,因故夺职。
【介绍】:名一作球。宋济州任城人,字子弁,一作夔玉,又作夔石。有《啸堂集古录》。
【生卒】:?—1867【介绍】:名一作洛红。安徽亳州人。捻军将领之一。同治二年张乐行等败死后,率部与太平军陈德才、赖文光联合。太平天国封为荆王。捻军分为东西两支后,从赖文光所统东捻军,转战中原各地。清
南朝梁人,祖籍河东解县(今山西临猗西南)。少有胆略,勇力过人。历为著作佐郎、电威将军,以军功累迁至司州刺史,封阳泉县侯。侯景之乱,率军入援建康,拥兵不战,台城陷,降侯景。后归湘东王绎,授雍州刺史,率军
【生卒】:?—1652【介绍】:明苏州府吴江人,徙居昆山,字游初。崇祯元年进士,授饶州推官,擢翰林编修。南明隆武帝擢少詹事署国子监事。永历元年,召为礼部尚书,拜东阁大学士。清兵逼南宁,永历帝出走,天麟
【介绍】:相传商纣时乐官。为纣王作新淫声。武王灭纣,师延东逃,自投于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