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李昶

李昶

小名那,顿丘临黄(今河南清丰)人,彪孙。宇文泰用为丞相府记室参军、著作郎,参修国史。转黄门侍郎,参与机要,受泰信用。赐姓宇文氏。北周时,历任御正中大夫、纳言,昌州刺史。封公爵。文笔华美,自言文章,不足以传后进,为政可追踪古人。卒。(,参见《北史》)


【生卒】:1202——1289

字士都,东平须城(今山东东平)人。兴定二年(1218)参加廷试,以《春秋》中第二甲第二人。初为征事郎。孟州温县县丞。蒙古军下河南,奉亲还乡里。为行台严实辟授都事,改行军万户府知事。1259年,为忽必烈召见,提出用贤、立法、赏罚、君道、务本、清源,用兵,则以伐罪、救民、不嗜杀等治国之策。中统二年(1261)陈条十二事,划除宿弊。先后任吏礼部尚书,南京路总管兼府尹,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使。著有《春秋左氏遗意》、《孟子权衡遗说》。


【生卒】:1363—1431

【介绍】:

明陕西泾阳人,字文烨。洪武二十九年由举人入国学。擢左军都事,升户部郎中。永乐初,以荐特升行部右侍郎,参预营建北京。宣德间,升户部尚书,总督仓场,卒官。


【生卒】:1203—1289

【介绍】:

金元间东平须城人,字士都。金宣宗兴定二年进士,仕至漕运提举。金亡,东平严实辟为都事。后以父丧去官,闭门教授,一时名士,多出其门。忽必烈攻宋,行经濮州,召见,以“伐罪、救民、不嗜杀”相告。世祖即位,召至开平。至元间累官吏礼部尚书,品格条式、选举礼文之事,多所裁定。凡议大政,宰相延置上座,倾听其说。以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使致仕。有《春秋左氏遗意》、《孟子权衡遗说》。


【生卒】:516—565

【介绍】:

北周顿丘临黄人,小名那。李彪孙。幼能属文,谒宇文泰,泰奇之,令入太学。后累官黄门侍郎,封临黄县伯。甚为宇文泰信任,兵马处分,专以委之,诏册文笔,皆昶所作。武帝时官御正中大夫,进爵为公,出为昌州刺史。


猜你喜欢

  • 散达

    【介绍】:辽女真完颜部人。桓弟。劾里钵(金世祖)时,从桓起兵反抗。辽大安七年,兵败投降。

  • 豆卢革

    【生卒】:?-927出身名族。唐末避乱于中山,为王处直掌书记。后唐建立,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身居相位而不谙前朝旧典,举措失宜,又父子同省,为当时人所讥。迷信方术,曾服丹砂炼气以求长生。庄宗死,任山陵使

  • 封演

    【介绍】:唐渤海蓨人。玄宗天宝末第进士。代宗大历中官邢州刺史。德宗贞元中历检校尚书吏部郎中,兼御史中丞。有《古今年号录》、《封氏闻见记》等。

  • 龙上登

    【介绍】:明云南三部长官司人。性嗜学。万历间至京师,遍访名宿。归而学问益进,始兴学校,建文庙,边民化之。

  • 刘清

    【生卒】:1742——1827字天一。贵州广顺人。拔贡生。历官知县、知府至四川按察使、云南布政使。为官清正,冠川全省,有“刘青天”之誉。嘉庆初年,募乡勇抗击白莲教义军,先后招抚、捕获白莲教首领多人,众

  • 刘玉

    字仲玺,磁州(今属河北)人。从征麓川,授副千户,积功至都指挥佥事。天顺元年(1457)因“夺门”功进都督佥事。后历右副总兵、贵州镇守、都督同知。从讨东苗,歼灭干把猪,讨西堡苗,捉其魁首楚得。曹吉祥伏诛

  • 张颐

    【介绍】:明吴人,字养正。善医术,以保养元气为主,处方多用参术,常有效。中年以瞽废。

  • 阴铿

    南朝梁、陈时人,字子坚,祖籍武威(今属甘肃)。五岁能诵诗赋,及长,博览史传,尤善五言诗。初为梁湘东王法曹参军。入陈,历为始兴王府中录事参军、晋陵太守、员外散骑常侍。有集三卷行于世。(,参见《南史》)【

  • 满达海

    【生卒】:?——1652代善第七子。历封辅国公、贝子。顺治六年(1649)承袭礼亲王爵位。后改封为巽亲王。官至吏部尚书。入关前在辽东松山、塔山屡败明军。顺治间(1644——1661)率军在陕西、四川等

  • 崔剖

    【介绍】:北魏清河人,字伯宗。西晋末随父彤避地陇右,其后,怀恋家园,常叹曰:“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吾所庶几。”及太武帝西巡,剖乃使子崔宽输诚纳款于北魏,太武帝嘉之,征诣京师,未至病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