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梁武帝

梁武帝

【生卒】:464—549

【介绍】:

萧衍。南朝梁开国君主。南兰陵人,字叔达,小字练儿。仕齐为雍州刺史,镇守襄阳。齐末,皇室内乱,起兵入京,独揽政权,封梁王,旋废齐和帝自立,改国号梁。即位后,重儒兴学,改定“百家谱”,设谤木,断贡献,政甚可观。后重用士族,信奉佛教,大建寺院,并三次舍身同泰寺。中大同二年,接纳东魏叛将侯景归降,旋又许东魏求和,景疑作乱,京都陷,饥困而死。在位四十八年,庙号高祖。擅长文学,精乐律,善书法,著述甚多,已佚,明人辑有《梁武帝御制集》。


【生卒】:464—549

即萧衍。字叔达,小字练儿,庙号高祖。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齐末为雍州刺史,时齐东昏侯荒虐无道,滥杀皇族、大臣。他拥立荆州刺史萧宝融为帝,起兵攻入建康,旋杀宝融,代齐建梁。在位尊儒崇佛,广修寺院。太清二年(548),东魏降将侯景引兵攻破都城,他困饿而死。善文学、书法、骑射,撰有《通史》、《金策》诸书。(一,,参见《南史》)


【生卒】:464—549

【介绍】:

萧衍。南朝梁开国君主。南兰陵人,字叔达,小字练儿。仕齐为雍州刺史,镇守襄阳。齐末,皇室内乱,起兵入京,独揽政权,封梁王,旋废齐和帝自立,改国号梁。即位后,重儒兴学,改定“百家谱”,设谤木,断贡献,政甚可观。后重用士族,信奉佛教,大建寺院,并三次舍身同泰寺。中大同二年,接纳东魏叛将侯景归降,旋又许东魏求和,景疑作乱,京都陷,饥困而死。在位四十八年,庙号高祖。擅长文学,精乐律,善书法,著述甚多,已佚,明人辑有《梁武帝御制集》。


【生卒】:464—549

即萧衍。字叔达,小字练儿,庙号高祖。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齐末为雍州刺史,时齐东昏侯荒虐无道,滥杀皇族、大臣。他拥立荆州刺史萧宝融为帝,起兵攻入建康,旋杀宝融,代齐建梁。在位尊儒崇佛,广修寺院。太清二年(548),东魏降将侯景引兵攻破都城,他困饿而死。善文学、书法、骑射,撰有《通史》、《金策》诸书。(一,,参见《南史》)


【生卒】:464—549

【介绍】:

萧衍。南朝梁开国君主。南兰陵人,字叔达,小字练儿。仕齐为雍州刺史,镇守襄阳。齐末,皇室内乱,起兵入京,独揽政权,封梁王,旋废齐和帝自立,改国号梁。即位后,重儒兴学,改定“百家谱”,设谤木,断贡献,政甚可观。后重用士族,信奉佛教,大建寺院,并三次舍身同泰寺。中大同二年,接纳东魏叛将侯景归降,旋又许东魏求和,景疑作乱,京都陷,饥困而死。在位四十八年,庙号高祖。擅长文学,精乐律,善书法,著述甚多,已佚,明人辑有《梁武帝御制集》。


猜你喜欢

  • 吴宝林

    【介绍】:清江西南城人。由监生捐输军饷,奖同知。咸丰间补成都水利同知,修复都江堰人字堤,溉农田一千余顷。同治间叙功奖道员。光绪间管夔关厘务。

  • 息夫躬

    【生卒】:?—前1【介绍】:西汉河内河阳人,字子微。少为博士弟子,治《春秋》。哀帝时召待诏,以诬告东平王云祝诅,擢为光禄大夫、左曹给事中,封宜陵侯。众畏其口,见之侧目。建平四年建言恐吓匈奴之策,为丞相

  • 王允功

    【生卒】:?——1128建炎二年(1128),以权北海县丞,与韩浩、朱庭杰等率部驻守潍州城,金军攻城,力战,城破,全家遇害。

  • 曹之谦

    【介绍】:金元间大同应州人,字益甫。早登科第。与元好问同掾东曹,机务倥偬,商订文字,未尝少辍。金亡后,居平阳,讲学一以伊洛为宗。有《兑斋集》。(《元诗选三集》卷一)曹子念明苏州府太仓人,名昌先,以字行

  • 方逢振

    【介绍】:宋严州淳安人,字君玉。方逢辰弟。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历国史实录院检阅文字,迁太府寺簿。宋亡,退隐于家。元世祖诏起为淮西北道按察佥事,辞不赴。聚徒讲学于石峡书院,学者称“山房先生”,以之配祀于蛟

  • 刘辟

    【生卒】:?-806贞元进士。永贞元年,自署西川节度留后,顺宗不许。宪宗即位,拜剑南西川节度使。辟求统领三川,并发兵围攻梓州,公开叛乱。元和元年,高崇文等奉诏出讨,辟败被虏,押解京师后处死。(,参见《

  • 郑承恩

    国泰从子。言请立太子,斥为民。万历中弹劾给事中戴士衡、知县樊玉衡妄造《忧危竑议》,帝怒,令、士衡、玉衡皆永戍。廷臣益恨郑氏。

  • 李黼平

    【生卒】:1770—1832【介绍】:清广东嘉应人,字绣之,又字贞甫。嘉庆十年进士,官昭文知县。为政宽和,而以亏挪系狱数年。治汉学,工考证。回粤入学海堂阅课艺,主讲宝安书院。有《毛诗紬义》、《易刊误》

  • 方秉白

    【介绍】:宋兴化军莆田人,字直甫,号草堂。与从弟方秉俟隐居教授,与林光朝、方翥、刘夙等名士为友。孝宗朝宪臣以孝廉荐,不起。传家惟书数厨而已。曾预修《莆阳志》。有《草堂文集》。

  • 司马邺

    【介绍】:见晋愍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