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人物>玄奘

玄奘

【生卒】:602—664

【介绍】:

唐僧。洛州缑氏人,俗姓陈,名祎。世称“三藏法师”。唯识宗创始人之一。年十三出家,二十一岁受具足戒。游历各地,参访名师,博涉经论。太宗贞观三年由长安西行,辗转抵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入那烂陁寺学《瑜珈师地论》等论典。后遍游印度。十九年携经论六百余部归长安,其后二十年间与弟子译大小乘经论七十五部,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撰有《大唐西域记》。


【生卒】:600-664

俗姓陈,洛州偃师(今属河南)人。大业末出家,博涉经论。为广求异本参验佛经讹谬,贞观初随商人往游西域。十九年,从印度归抵京师,携回佛典六百五十七部。受诏于弘福寺等处翻译,数年间,译出七十五部。他还据游历所经诸国之见闻,撰成《西域记》十二卷。


【生卒】:602—664

【介绍】:

唐僧。洛州缑氏人,俗姓陈,名祎。世称“三藏法师”。唯识宗创始人之一。年十三出家,二十一岁受具足戒。游历各地,参访名师,博涉经论。太宗贞观三年由长安西行,辗转抵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入那烂陁寺学《瑜珈师地论》等论典。后遍游印度。十九年携经论六百余部归长安,其后二十年间与弟子译大小乘经论七十五部,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撰有《大唐西域记》。


【生卒】:600-664

俗姓陈,洛州偃师(今属河南)人。大业末出家,博涉经论。为广求异本参验佛经讹谬,贞观初随商人往游西域。十九年,从印度归抵京师,携回佛典六百五十七部。受诏于弘福寺等处翻译,数年间,译出七十五部。他还据游历所经诸国之见闻,撰成《西域记》十二卷。


【生卒】:602—664

【介绍】:

唐僧。洛州缑氏人,俗姓陈,名祎。世称“三藏法师”。唯识宗创始人之一。年十三出家,二十一岁受具足戒。游历各地,参访名师,博涉经论。太宗贞观三年由长安西行,辗转抵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入那烂陁寺学《瑜珈师地论》等论典。后遍游印度。十九年携经论六百余部归长安,其后二十年间与弟子译大小乘经论七十五部,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撰有《大唐西域记》。


猜你喜欢

  • 刘储秀

    【介绍】:明陕西咸宁人,字士奇。正德九年进士。嘉靖中,历湖广右布政使,户部右侍郎。刚直有治才,仕至户部尚书。二十七年,推兵部尚书,以忤旨罢官。有《西坡集》。

  • 金应

    性刚毅,明忠义。为文天祥职书司,人临安补承信郎。天祥出使元军议和,被执,左右皆散去,应独无异志。及脱难而走镇江,至淮东,忧愤而死。【介绍】:宋吉州吉水人。性少刚知义。为文天祥书史,补承信郎。天祥奉使被

  • 隋华阳王楷妃元氏

    龙涸县公元岩女。楷被幽废,元氏同其甘苦。江都乱后,宇文化及将其赐部将元武达,不食而死。(,参见《北史》)

  • 刘宏

    【介绍】:见汉灵帝。

  • 屠氏女

    南朝齐诸暨(今属浙江)人。父失明,母病经久不治,乡邻、亲戚皆鄙弃,不与来往。女移父母远住芋罗山,樵采纺绩以供养。父母卒,亲营殡葬。后以巫道为人治病致富,乡里多欲娶之,以无兄弟,誓守父母坟墓不肯嫁,为山

  • 息尘

    【介绍】:五代时僧。并州人,俗姓杨。传年十二,感梦而投草堂院为僧。及长,通诸经,执律无缺,文义斡通。初住崇福寺,传习“因明”“唯识”之学。唐哀帝天祐二年,李克用延住太原大安寺净土院。专览藏教,修上生业

  • 汉明德马皇后

    【生卒】:?-79马援小女。年十三选入太子宫。汉明帝即位,相继立为贵人、皇后,深受宠敬。汉章帝即位,尊为皇太后。反对加封自己兄弟为侯,持身以礼。

  • 曹真

    字子丹。少孤,为曹操收养。建安时期初领虎豹骑,后迁征蜀护军。魏文帝时历为镇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凉州诸军事,上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文帝病重,他受命与司马懿等辅政。明帝即位,拜大将军。先后破酒泉张进

  • 张贞

    【介绍】:清山东安丘人,字起元,号园。康熙十一年拔贡生。官翰林院孔目。十八年,举鸿博,以母丧未与试。工古文,好读诗,而为之不似。与王士慎友善。有《潜州集》、《娱老集》等。

  • 唐文宗

    【生卒】:809-840即李昂。幼名涵。谥号元圣昭献孝皇帝。穆宗子。宝历二年底(827)为宦官王守澄等拥立。在位期间,试图改变宦官专权、党争激烈的局面,先后重用宋申锡和李训、郑注等人,陆续排斥牛、李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