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鄗鼎
【介绍】:
名或作镐鼎。清山西洪洞人,字彪西。康熙六年进士,以母老不仕。治理学,与应谦、李颙等齐名,从学者甚众。尝立希贤书院,置学田以供给从学之士。十八年,荐举博学鸿儒,未起。四十二年,康熙西巡,进所辑理学书,后卒于家。辑有《理学备考》、《广理学备考》,著有《五经堂文集》、《语录》、《三晋诗选》、《垂棘续编》等。
【介绍】:
名或作镐鼎。清山西洪洞人,字彪西。康熙六年进士,以母老不仕。治理学,与应谦、李颙等齐名,从学者甚众。尝立希贤书院,置学田以供给从学之士。十八年,荐举博学鸿儒,未起。四十二年,康熙西巡,进所辑理学书,后卒于家。辑有《理学备考》、《广理学备考》,著有《五经堂文集》、《语录》、《三晋诗选》、《垂棘续编》等。
【介绍】:战国时人。孟子弟子。曾以孟子好辩、匡章不孝、人性善不善等问题问于孟子。
【介绍】:五代时庐陵人。十岁以童子科擢第。仕南唐。李昪时拜刑部郎中,以平允称。李璟即位,累迁给事中。璟于宫中作百尺楼,俨以讽谏,贬舒州判官。国亡,谢病不出。卒年七十五。
【介绍】:宋吉州庐陵人,字行父,号约山,一作约斋。宁宗嘉定十六年进士。官大理寺丞,知衡州。文章政事,名重一时。为文天祥受业师。卒年八十余。
【生卒】:1259—1314【介绍】:元积宁人,出家为僧。善解诸国语。世祖命译中国未备显密诸经,辞旨明辩。特赐号大辩广智,授江浙等处释教都总统。去烦从宽,僧寺赖以安。改统闽粤,忤同列罢职。武宗复召拜光
晋国大夫。前592年出使于齐,因身偻为齐顷公母耻笑,回国,请求伐齐,景公不听。后任中军帅,执国政。前589年,鲁受齐伐告急于晋,他与栾书、韩厥率兵联鲁、卫伐齐,大败齐军于鞌。【介绍】:亦称驹伯、郤献子
【生卒】:1623——1683字充宗。万泰之子。从学于黄宗羲。认为诸经相联,主张博中求专,力求新意。对《春秋》、《三礼》尤有研究。著有《学春秋随笔》十卷,《学礼质疑》二卷,《仪礼商》三卷,《礼记偶笺》
【生卒】:195—225【介绍】:三国蜀巴西安汉人,字德绪。刘备定益州,为郡从事牙门将。刘禅建兴三年,为越太守,从诸葛亮南征,为蛮夷所害。
【生卒】:?——1678姓博尔济吉特。满洲正蓝旗人。初袭父僧格世职,康熙初年任正蓝旗满洲副都统,列议政大臣。“三藩之乱”起,率部从征浙江,屡败耿精忠部叛于台州、上塘岭。复征郑锦,克复邵武、汀州。康熙十
【生卒】:935—1006【介绍】:宋亳州蒙城人,字宝臣。少勇鸷无赖,为盗,将磔于市,乘隙而遁。事王审琦。宋太宗为京尹时,召置帐下。太宗即位,擢御龙直指挥使。至道中,累官保大军节度。真宗咸平三年,为殿
【介绍】:宋饶州浮梁人,字正叔。仁宗庆历间进士。累官知临川、江西提刑、度支郎中。治“五经”,长于《易》。有《易说》、《金氏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