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津。字析木。浙江义乌人。优贡生。历官贵州开泰、龙里、普定知县,仁怀同知,湖北宜昌知府。学识广博,长于考证。著有《春秋述义拾遗》八卷,《古文孝经述义疏证》五卷,《帝王世纪》二卷,《贵州风土记》三十二
【生卒】:?——1893字蔼堂。姓格何恩。隶满洲镶白旗,墨尔根城驻防。同治中,从军西征,参加清水堡、狄道、金县、大河厂诸战,赐号“法福灵阿巴图鲁”,历官黑龙江副总管、凉州副都统,统领吉林、黑龙江骑旅,
【介绍】:三国蜀南郡枝江人,字幼宰。东汉末,率宗族西迁。刘璋以为成都令,有惠政。刘备定蜀,征为掌军中郎将,与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亮称其忠勤,事有不至,至于十反相启告。居官二十余年,死之日,家无
【介绍】:唐僧。宣宗大中间,住泉州开元寺。又曾结庐于德化县戴云山。常袒膊行乞,时号袒膊和尚。亦能诗。
【介绍】:唐道士。南岳人。早游华阳,与李含光为师友。后住朗州桃源观。代宗大历九年,徙居庐山紫霄峰。十年后,往茅山住下泊宫。为茅山宗第十五代宗师,号洞真先生。卒年九十五。
大名(今河北大名)人。后迁至扬州。奉父命事母益谨。母病双眼失明,他到泰安山祈祷,三年复明。
代(郡治今山西大同)人。世领部落。历世道武、明元、太武三帝,历侍中、外都大官,总三十六曹事,甚受宠信。赐权监典后宫,出入卧内。精神矍铄,年一百一十归老,赐大宁东川地为居业,筑城名罗侯城。年一百二十,卒
西汉武帝时继位为粤繇王。前111年,东粤王余善举兵叛汉,武帝派韩说等率大兵讨叛,他与粤建成侯敖、粤衍侯吴阳等合谋,杀余善降汉,被封为东成侯,邑万户。(,参见《史记》)【生卒】:?—前90【介绍】:西汉
【介绍】:明镇江府丹徒人,字思敬,号兰室。喜吟咏,工书札。以耆年辟为南阳知府。永乐中入觐,献《周礼补注》。另有《镇江志》、《三馀集》、《兰台吟稿》。
神通子,封广平王。后例降为公。(,参见《新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