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思好
【生卒】:?—574
【介绍】:
北齐宗室。本浩氏子,高欢从子高思宗养以为弟。少以骑射事高澄。本名思孝。及高洋(文宣帝)即位,为左卫大将军。天保五年,讨柔然,帝悦其骁勇,谓曰:“尔击贼如鹘入鸦群,宜思好事。”因改名。累迁尚书令、朔州刺史、开府、南安王,甚得边朔人心。后主(高纬)武平五年举兵反,军败,投水死。
【生卒】:?—574
【介绍】:
北齐宗室。本浩氏子,高欢从子高思宗养以为弟。少以骑射事高澄。本名思孝。及高洋(文宣帝)即位,为左卫大将军。天保五年,讨柔然,帝悦其骁勇,谓曰:“尔击贼如鹘入鸦群,宜思好事。”因改名。累迁尚书令、朔州刺史、开府、南安王,甚得边朔人心。后主(高纬)武平五年举兵反,军败,投水死。
【生卒】:1321—1367【介绍】:元泰州白驹场人,小字九四。以操舟贩盐为业。顺帝至正十三年,与弟士德、士信及李伯升、吕珍等十八人,率盐丁起事,克泰州、高邮。次年,在高邮称诚王,国号大周,建元天祐。
【介绍】:唐人。尝为万年县捕贼吏。事刘希暹,恣为凶恶。希暹、鱼朝恩既死,元载复受明观奸谋,潜容之,特奏令江西效力。将出城,百姓数万怀砖石候之,市吏止之。在洪州二年,为观察使路嗣恭所笞杀。
【介绍】:明江西东乡人,字惟修。以贡为武昌县学训导,以身训士。一日读阳明先生《传习录》有省,著《泮宫夜气录》。寻谢病归。日与乡后进论学,或抚诸孙歌诗习礼,不作势利龌龊语。
【生卒】:?-881允忠子。父卒,由节度副使起为节度观察留后。趁黄巢之乱,出兵掠地,先下郓州,再攻河阳,大败,单骑逃亡,忧愤疽发而卒。(,参见《新唐书》)【介绍】:春秋时晋国人。韩万孙。晋惠公时大夫。
【生卒】:?-644字无功,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末授六合丞,不为所好,遂弃官归故里,结庐河渚。尝躬耕东皋,时人号其“东皋子”。喜吟诗,有集五卷。(,参见《新唐书》)
字邦瑞,清苑(今河北保定)人。成化末进士。改庶吉士。弘治中,官编修、左中允。与修《大明会典》。武宗时,历官翰林院学士、吏部左右侍郎、礼部尚书。纂修《孝宗实录》。不阿附刘瑾,曾被降官。闲居类似木讷者,及
【介绍】:元平江路人,字润夫。工画山水人物,师法马远。
【生卒】:?——1313重喜之子。袭父职,为宣武将军、管军总管,先后镇守安乐州,镇江府、通州、十字路、太湖。在太湖教习水兵作战,至元二十九年(1292)随从忽必烈征爪哇。官至昭勇大将军,征行上万户。【
【介绍】:元镇江路金坛人,字无傲。善诗歌。元末为江浙行省检校官。平章庆童遣兵复松江,辟为参谋,后兵败被执死。
字子思,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幼好学。举进士不中,遂退居著述。元祐中,苏辙以贤良方正荐,廷对慷慨,不避权贵,策入四等,调龙游县尉。蔡京知成都府,举为学官,当不就。京为相,当不复仕。博览古今,尤精《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