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诗词百科>从军行

从军行

【介绍】:

①(全)《全唐诗》云王宏作,误。当从《文苑英华》卷一九九,作王宠诗。此诗写少年英雄的遭遇,“从来战斗不求勋,杀身为君君不闻”为全诗主旨,隐含功成遭弃的辛酸。这似乎暗示了一种人格上的狷介和对建立在血腥之上的政权的厌倦,诗中用秦皇筑城、鱼肉百姓故事,即透露出此中消息。②(全)杨炯作。诗借乐府旧题表达了诗人慷慨从军、报效祖国的豪情壮志,传达出初唐文人的共同心声。对仗工整,节奏鲜明,音韵铿锵,语调刚健,表明已是一首成熟的五言律诗。③(全)王维作。属乐府古题平调曲。诗中表现了战士从军出征到擒敌而归的战斗生活过程。首二句写出征,末二句写凯旋。中四句描写战斗生活,实写人马争渡场面,虚拟日暮战斗犹酣,颇得虚实相生之妙。④(全)李白作。《乐府古题要解》卷下:“《从军行》,皆述军旅苦辛之词也。”此乃拟旧题而作。诗生动地刻画出了一位将军在疆场上被敌军包围,身经百战而英勇不屈,终于射杀敌将,独领残兵胜利突围的英雄形象。诗语豪壮,气势雄伟,形象鲜明。呼延将,胡人将领,此泛指敌将。《晋书·匈奴传》:“其四姓有呼延氏、卜氏、兰氏、乔氏,而呼延氏最贵。”⑤王昌龄作。见《出塞二首》。⑥(全)陈羽作。诗中之“海”乃古人称塞外大泽。此诗叙写边塞风情,前二句写实,字字是真景语;后二句亦写景,而笔触空灵,引人遐想。全诗实而虚,虚而实,虚实相生,互为表里,加之有声有色,读来如在目前。

猜你喜欢

  • 昌谷诗

    【介绍】:李贺作。这首长诗是写给家乡昌谷的颂歌。元和八年(813)春,贺辞官离京东归故里,他常去郊野观景寻胜,于这年五月一场雨后,写成了此诗。诗中描绘昌谷郊野和女几山的景色,描写兰香神女祠和福昌宫的景

  • 琵琶引

    【介绍】:一作《琵琶行》。白居易元和十一年(816)秋作于被贬江州司马时。《琵琶引》和《长恨歌》一样,也是白居易的叙事名篇之一。在作者生前,已是“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可见其流传之

  •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

    【介绍】:王勃《仲春郊外》诗句。写仲春郊行所见晨景。村鸟“觉曙”而晨飞,游鱼“知春”而戏水,亲切有情,充满生机。许学夷《诗源辩体》卷一二评二句云:“语虽近靡,而风格自胜,断非六朝人语。”

  •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介绍】:钱起《赠阙下裴舍人》颔联。长乐,即长乐宫,汉宫殿名,在长安城内。此借指唐宫。龙池,在长安兴庆宫内。兴庆宫为唐玄宗龙潜之地,即位后为南内,常在此听政。二句写宫禁景色,气象真朴,不减盛唐,高仲武

  • 峰攒入云树,崖喷落江泉

    【介绍】:宋之问《下桂江龙目滩》诗句。落江泉,指江边瀑布。二句谓山峰上攒集着高耸入云的树木,悬崖边喷落着万丈瀑布。描写桂林一带山高树邈、崖深瀑急之状,真切生动,如在目前。

  • 铜驼悲

    【介绍】:李贺作。元和八年(813)春,贺辞去奉礼郎东归故里,途经洛阳铜驼街,见到街上久别的铜驼,似乎感到也在为他伤心落泪,故借铜驼以抒写自己心中的忧伤,“皆愤激痛心而出之者”(清陈本礼《协律钩玄自序

  •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介绍】: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句。二句写李白梦中飞度千山万水的情景,奇妙轻灵。乔亿曰:“太白诗‘一夜飞渡镜湖月’,又诗:‘一溪初入千花明,万壑度尽松风声’。皆天仙语也。太白诗境正如此。”(《剑溪说

  • 崔棁

    【生卒】:875—942【介绍】:唐代散文家。字子文。博陵安平(今属河北)人。后梁贞明三年(917)进士及第。开封府尹王瓒辟掌奏记。后唐明宗时授监察御史。长兴二年(931)为都官郎中、知制诰。应顺元年

  • 玉山樵人集

    韩偓撰。一卷,收诗220余首。该书常见版本为《四部丛刊》影印旧抄本,并附《香奁集》一卷,收诗120余首。

  • 窦希玠

    【介绍】: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窦威之后,袭爵封为莘公。中宗时任礼部尚书。开元初任太子少傅、开府仪同三司。《全唐诗》存诗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