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偃王

偃王

指徐偃王。相传为周穆王时徐国国君。偃王善施仁义,江淮诸侯各国归附。周穆王知之,令楚征伐徐国,偃王不忍连累百姓,逃至彭城武原东山下,百姓相随者以万数。事见《荀子·非相》。薛能《影灯夜二首》之一:“偃王灯塔古徐州,二十年来乐事休。”

猜你喜欢

  • 鲁收

    【介绍】:大历年间曾在湖南与怀素等人交往,并以诗赞怀素草书。《全唐诗》存诗1首。

  • 依约

    ①隐约,仿佛。罗隐《寄西华黄炼师》:“西华有路入中华,依约山川认永嘉。”孙光宪《女冠子》词:“淡花瘦玉,依约神仙妆束。”②大概,大约。元稹《和乐天示杨琼》:“腰身瘦小歌圆紧,依约年应十六七。”③美好貌

  • 杜诗引得

    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编。是编为杜诗研究大型工具书。引得,译自英文Index,即索引。全书检索采用“中国字庋㩪”法,杜诗本文,据清嘉庆翻刻《九家集注杜诗》排印。另附有笔画检字、音序检字。书前有近代学者

  • 土木形骸

    晋代嵇康、刘伶为人放旷,不修饰仪表,史书谓其“土木形骸”,意谓不注意仪表,形体象土木一样自然率直。见《晋书·嵇康传》、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后因以“土木形骸”比喻人自然率直,不矫柔造作。另:

  • 崔庸

    【介绍】: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天祐二年(905)进士。《全唐诗》录其《题惠严寺》诗1首,此诗又见卷八八七,作晚唐崔融诗,题作《题惠聚寺》,文字全同。据考,当为崔融作。或融与庸为一人,因声近而讹。

  • 沈颂

    【介绍】: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开元末进士及第,天宝初任无锡尉。芮挺章编《国秀集》选其诗2首。《全唐诗》存诗6首。

  • 诗品

    旧题司空图撰。见《二十四诗品》。

  • 汤左相

    指商汤时贤相伊尹。诗文中用为称颂宰相之典。张继《奉送王相公赴幽州》:“位高汤左相,权总汉诸侯。”

  • 易水歌

    古歌名。《战国策·燕策三》载:荆轲将为燕太子丹入秦行刺秦王,太子丹在易水畔为他饯行。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后因以“易水歌”为咏壮士之典。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

  • 白社人

    指隐士。李咸用《与刘三礼陈孝廉言志》:“皆期早蹑青云路,谁肯长为白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