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611—690【介绍】:唐代文学家、编纂家。并州祁县(今属山西)人。张道源族孙。少有志行,年十七,与兄越石同以茂才应举,为州牧李勣所荐,于太宗贞观元年(627)进士擢第。高宗时,累迁刑部侍郎
【生卒】:?—约650【介绍】:唐代文学家。字小心。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排行四。刘祎之之父。隋时为著作郎、秘书监。贞观中,召拜吴王府功曹参军。再迁著作郎、弘文馆学士,预修《晋书》。性峭直,有学行
西岳华山中峰(一说东峰)的别称。李白《江上答崔宣城》:“太华三芙蓉,明星玉女峰。”
【生卒】:?~884【介绍】:字昭范,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徙家扬州(今属江苏)。会昌元年(841)进士。懿宗、僖宗时两度拜相。后在魏州高鸡泊被乐从训劫杀。新、旧《唐书》有传。《全唐诗》存诗3首又2
【生卒】:657—711【介绍】:字廷炬,号龙湖。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揭阳(今属广东)人。善兵法。随父入闽。高宗时为岭南行军总督。武后时,授中郎将右鹰扬卫率府怀化大将军、漳州刺史,后世誉为“开漳之
【介绍】:白居易作于元和五年(810),三十九岁,当时为左拾遗、翰林学士。这是一首对自己画像的题诗,是作者当时心态的真实写照,即自己难改刚直不阿、桀骜不驯的秉性,很难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不如早日归隐山
谓有文才的女子。因女子要画眉,故称。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于今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指秦末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角里先生四人。他们隐居商山,年皆八十有余,须眉皓白,故称。汉高祖刘邦征聘之,不应。高祖欲废太子,吕后用张良计,迎四皓辅佐太子,高祖遂取消废太子之议。见《史记·留侯世家》。
【介绍】: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句。诗中本来是赞扬韦良宰作品的,其实正是李白自己的诗歌创作主张和自己诗风的特征。二句用钟嵘《诗品》“谢诗如芙蓉出水”句意。去雕饰,无雕琢
【介绍】:岑参作。一作《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慈恩寺,贞观二十二年(648)高宗李治为太子时为其母文德皇后祈福而建,故名“慈恩”。寺中浮图(佛塔)则是永徽三年(652)玄奘所立,即大雁塔,为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