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作“辩才”。唐初诗僧。俗姓袁。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居越州永欣寺,师事王羲之七世孙智永禅师。智永托辨才保存王羲之《兰亭序》真迹。及太宗召问此事,辨才谎称亡失,后太宗遣萧翼骗取之,辨才惊
诗集。唐李昌符撰。《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李昌符集》一卷,《宋史·艺文志七》作《李昌符诗》一卷,《唐才子传·李昌符》称:“有诗集一卷行于世。”明朱警编《唐百家诗》本、清席启寓编《唐诗百名家全集》本
见“尸素”。
清钱谦益撰。见《读杜小二笺》。
往年。杜甫《乐游园歌》:“却忆年年人醉时,只今未醉已先悲。”
典出《韩非子·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比喻故意挑人毛病,陷人以罪。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腾口因成痏,吹毛遂得疵。”亦省作“吹毛”。骆宾王《畴昔篇》:“吹毛未可待,摇尾且求
【介绍】:生卒年、籍贯、事迹不详。《新唐书·艺文志三》“杂家类”著录《治乱集》三卷,注称“唐末人”。《通志·艺文略》误为苏源明撰。作品已佚。
西安市文史研究馆选辑,周君南编。是编对杜甫在长安时期的活动行迹及杜诗中有关长安地名景物作了考证,既有实地考察,又有史料征引,于研究杜甫长安诗作颇有参考价值。1954年西安文史馆印,系一油印本。
【介绍】: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唐女诗人。长于诗文,善草隶。被诬入狱,狱中作诗求昭雪。《全唐诗》存诗3首。
【介绍】:唐代女诗人。字宜之。解梁(今山西运城)人。生卒年不详。少学诵歌诗。后被骗至长安,为北里前曲乐妓。乾符中,与孙棨交往甚密,曾欲以身相托,为棨拒绝。后为袁州商人所纳。能诗。《全唐诗》存七绝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