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孔颖达

孔颖达

【生卒】:574—648

【介绍】:

唐代经学家。字冲远(一作仲达,疑误)。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八岁就学,日诵记千余言。及长,明群经,通算历,善属文。隋大业初,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隋末避乱于虎牢。入唐,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高祖武德九年(626),迁国子博士。太宗贞观中,封曲阜县男,历官给事中、国子司业、国子祭酒,以论撰劳,加散骑常侍,进爵为子。以年老致仕,图形于凌烟阁。二十二年(648)卒,赠太常卿,谥曰宪。颖达精通经学,奉诏主编《周易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凡一百八十卷,合称《五经正义》,注疏能融合南北经学的见解,自成体系,当时钦颁刊行,影响很大,唐宋间作为科举取士的依据,流传至今。又与魏徵等合撰《隋书》、与长孙无忌等合撰《大唐仪礼》,自撰《孝经义疏》。《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孔颖达集》五卷,已散佚。《全唐文》存文七篇。其《毛诗正义序》谓诗之功用“乃有益于生灵”,“作之者所以畅怀抒愤,闻之者足以塞违从正”等观点,颇受后人重视。事迹见唐于志宁《大唐故太子右庶子曲阜宪公孔公碑铭》,新、旧《唐书》本传。

猜你喜欢

  • 可可

    ①少许貌。寒山《诗三百三首》之一五八:“昔时可可贫,今朝最贫冻。”②隐约;模糊貌。元稹《春六十韵》:“九霄浑可可,万姓尚忡忡。”③不在意貌。薛昭蕴《浣溪沙》词之五:“瞥地见时犹可可,却来闲处暗思量。”

  • 匡鼎

    指匡衡。《汉书·匡衡传》:“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张宴注及《西京杂记》认为“鼎”乃匡衡少时字鼎,故后以“匡鼎”指匡衡。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恳谏留匡鼎,诸儒引

  • 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

    清李怀民撰。怀民名宪噩,以字行,号十桐,又号石桐,高密(今属山东)人。诸生,约生活于清乾隆年间。李氏对张为所撰《唐诗主客图》有所不满,故重新订正,然所选皆五言律诗,故又名《中晚唐诗主客图五律》。书分上

  • 郭郧

    【介绍】:唐代诗人。郧,一作云。生卒年、籍贯不详。一说常州毗陵(今江苏常州)人。代宗前后在世。曾寓居常州。与李纾、皇甫冉有交往酬和。大历前期,作《寒食寄李补阙》诗给李纾,词意蕴藉,声韵和美,时人以为绝

  • 李义山诗集注

    清朱鹤龄撰。鹤龄,字长孺,吴江(今属江苏)人,明末诸生。明亡后屏居著述。著有《杜诗辑注》、《尚书埤传》等。是书依义山诗旧本编次,三卷。有顺治十六年(1659)初刻本,《四库全书》本。朱氏取明末释道源商

  • 夜入瞿唐峡

    【介绍】:白居易作。此诗为元和十四年(819)白居易由江州赴忠州刺史任,于三月过三峡时作。前六句极写瞿塘峡之险,暗用典故,末二句抒情,以眼见之景作喻,贴切自然。南唐后主李煜曾化用此二句为“问君能有几多

  • 梦游天姥吟留别

    【介绍】:李白作。一作《别东鲁诸公》。是李白天宝五载(746)从东鲁家中南下吴越游历别东鲁友人时所作。天姥(mǔ),山名。在今浙江嵊州境内。此诗假借以梦境,神游越中之山水,又杂以仙境之幻想,写出神仙洞

  • 思托

    【介绍】:玄宗时台州开元寺僧,鉴真弟子。追随鉴真东渡。广德元年(763)鉴真卒,曾作诗伤悼。撰有《大唐传戒师僧名记大和上鉴真传》。《全唐诗补编·补逸》补诗1首。

  • 鸡聚族以争食,凤孤飞而无邻

    【介绍】:李白《鸣皋歌送岑征君》诗句。此二句将群小比做争食的群鸡,将君子正人比做被孤立的凤凰。谓小人得志而君子失所,讽刺朝政被小人和奸臣所把持。

  • 张文伏

    【介绍】:字德昭,仙居(今属浙江)人。后唐明宗天成元年(926)进士。曾授淮东安抚司,移刺太原,晋大中大夫。未几归隐盂川。后周世宗及宋初累征不起。年八十余卒。《全唐诗补编》补诗2首。